央視曝光導游擅改旅游項目 購物收回扣日賺千元
今天開始,《旅游法》就將正式實施,其中對于零負團費額、強迫購物、導游小費的規定,都將使未來的旅游市場發生很大的變化。今天我們關注的是,最直面旅游市場頑疾的利益相關方:導游。一直以來,在各種旅游糾紛與沖突中,導游都成為事件中人們指著的對象,而其根源,就是購物與自費項目的傭金問題。那導游的傭金,或者叫回扣,到底是怎么樣的呢?
記者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在網上報名了一個北京一日游,標明團費為每人一百元,景點包括八達嶺長城、十三陵長陵,以及坐車游覽鳥巢和水立方。另有兩項自選項目,分別是長城滑車和明皇宮。但在收錢時,導游不僅堅持要收取兩個自選項目的費用、而且還擅自將原定行程中的長陵改成了定陵,并且加收了20元的費用。
導游稱,你現在交220吧,你看長城一張門票45,定陵65,這是110,滑車是60,明皇宮是40,這是100,210,你給我220。
不經游客同意,就擅自將自選項目改成了必選項目,導游之所以如此全因背后的利益。
導游稱,沒有工資,這(明皇宮)加那滑車(兩個自費項目),(每個游客提)11塊錢。一天七八百塊錢吧。
記者所在的旅游團一共有45名游客,按每位提成11塊錢計算,這兩項自費項目的傭金是495元。不過據帶團導游說,這還算掙得少的,有些線路比這掙得多得多。
導游稱,最掙錢的是那個水關(人造長城景區)導游,水關導游加這一個景點,80塊錢,他一個人提25,一天就算你客人不購物,一天掙1000多塊錢,很平常,很平常。
除了隨意增加景點,導游在行程中還安排了玉器店和果脯店兩個購物點,這也都是有回扣的。
導游稱,假如拉40個客人進里邊,客人沒買東西,就是一個人(提)3塊錢,如果平均客人買30塊錢的話,就等于5塊要不然就10塊一個人。
導游稱,這(玉器店)買不買跟我們沒有太大的關系,就是年底評分我們拿獎金,果脯是直接給我們好處,100塊錢3塊。
在果脯店里,不少導游并不回避消費提成這件事,甚至還以此來勸說游客購物。
導游稱,957的,957的,如果你烤鴨剛才沒選,蜜餞果脯怎么都不能不選點啊是不是。我們導游司機都不容易,是不是,像北京導游一分工資都沒有,就靠著(你們)買點食品,一點心意,幫個忙。咱們心中有一絲善良,覺得我們免費工作一天不容易,都能選出點東西來啊,別讓我們哭出來,哭出來就是導游這個工作就是無奈,沒法干了。幫個忙,這沒有工資,就靠買點食品了,您在空手而歸,我們真的沒活路了。
導游們表示,這樣做他們也是迫于無奈,因為絕大多數導游都沒有和旅行社簽訂勞動合同,更沒有工資和保險,他們的收入只能靠自費項目和購物回傭。其中自費項目的回傭占收入的70%,購物占30%,旅游旺季時,一個月能賺上萬元,但淡季時則朝不保夕。
導游稱,你想帶個團50人,這一個團故宮門票一個人60,50人,50乘以60,3000,你得給墊。飯錢一人15、20的,你也得給墊。
導游稱,帶標團的還得壓你錢,有個十萬八萬的也就給你壓里頭。只要當地旅行社接到投訴了,這錢他不給你打回來,因為你這邊都是墊付的。
勞動合同保障導游收入 服務補貼將大幅縮水
一方面導游從旅游者身上獲取著超額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在勞動權利和保障方面承受著壓力,導游既助推了旅游頑疾的生長,又深受其害。據了解,這樣的導游,是占到導游群體的絕大多數的,那么,還有一部分導游與旅行社簽訂了勞動合同,他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
宓淑玲是一名北京的地接導游,做了近11年的導游,直到幾年前,她才和一家旅行社簽訂了合同,每個月都有底薪,出團的話會有每天固定的補貼。
導游宓淑玲稱,我們現在就是基本工資1460,如果我們上團期間,像這樣的團,每天給你的導服、補貼的部分是350(每天)。
每個月宓淑玲基本都能帶兩三個從外地來北京的旅游團,每個團的行程在4到5天,出團天數在15天左右,因為接機、接站的費用單獨算,她每個月帶團到景點游覽的天數在12天左右。
導游宓淑玲稱,正常的一個月應該是平均12天(能拿)350塊錢,這樣算下來就是3600,將近4000這樣,然后底薪1460,/每個月大概四五千吧,也還可以了。
十一之前,宓淑玲所帶的團隊游行程中,也有自費項目和購物店的安排,因為有比較高的導游服務費,她從自費項目和購物中獲得的傭金并不多,大概占到收入的30%左右。但隨著《旅游法》的實施,這些收入可能會大幅縮水,不過因為有保底工資,宓淑玲對此并不擔心,但她坦言那些沒有與旅行社簽約,缺乏基本保障的導游,他們的生存可能會遭遇很大困難。
導游宓淑玲稱,他沒有這種一定的保障,底薪的保障,工資的保障的前提下,他有一定的壓力,這壓力他只能在游客身上去緩解。
接團下降致導游收入減少 長期薪酬保障是關鍵
可以看出,雖然可能不會出現自由導游那樣旺季一個月賺上萬元的情況,但據新《旅游法》的要求,簽訂勞動合同后導游每個月的薪酬都很穩定,每個團都會獲取相應的薪酬。但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眼下導游對《旅游法》的態度似乎并不一致,他們首先反映的就是覺得收入減少了。
導游蔡勇稱,要是以我來比的話,可能估計(收入)下降個30%到50%,這是最起碼。
另一導游稱,是改嚴了嘛,就出不了車了掙不了錢了。這個月我們出的都不多。現在不接了,現在好多旅行社都不接了,以前在9月中旬就開始收10月1號當天的團,現在不收了
面對提成、回扣等灰色收入的大幅減少,很多導游希望旅游法在保護游客權益的同時,也能促使旅行社進一步提高導游待遇,讓導游不再因為缺乏保障而涉足那些灰色地帶。
導游稱,以后我們掙的少了,以后待遇可能好一點,工資不會太多,但是以后可能會上三險五險啊,現在我們都是自己上的。
導游宓淑玲稱,那就真正的明碼標價,多少錢享受多少的待遇。游客也不再去防導游了,他知道他一切錢都交往了,在這邊不會再花了。大家都放下這個心理負擔,自然會和平相處,自然就處的開心玩的開心了
目前,我國持證導游大約有50多萬人,他們在旅游業所發揮的作用不可或缺。過去零團費、甚至負團費的經營模式不僅扭曲了導游與游客之間的關系,而且也使得旅行社與導游之間的薪酬制度長期缺乏規范。雖然旅游法的出臺有望改變這一現狀,但并不可能一蹴而就。
北京二外旅游產業與規制研究院主任韓玉靈稱,旅游法出臺以后,它試圖是想校正市場,而且也非常希望,能夠通過一個全方位的設計,來改變過去,市場不規這樣一個情況。/這其中就包含對導游薪酬機制的規定。/但是我也覺得呢,這個過程確實不是說,旅游法實施了,這個問題立馬就解決了。
浙江麗水:黃金周出行旅游冷清 本地游火熱
新《旅游法》今天開始實施,在眼下的十一黃金周里,各地的旅游市場又有怎樣的反應呢?在浙江的麗水,記者了解到,在新《旅游法》實施之前,這里的旅游市場已經明顯的發生了變化。
記者從麗水的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麗水到外地出游的散客團數量明顯下降。有旅行社表示,往年國慶,他們接的外出散客至少在十個團以上,而今年也就1、2個團,不過麗水本地的地接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
浙江麗水春秋旅行社副總經理李婭稱,和往年很明顯的就是出團的少了 可能很多客人都意識到價格上漲 今年都還在觀望
由于國慶長假高速公路免費,因此麗水有望吸引不少上海、杭州等周邊城市的游客前來自駕游。
麗水市旅游局行業管理處處長吳葆春稱,一般來說國慶 春節 五一這幾個長假客流量最大的 旅游量是最大的 每天的客流量從外部進來的客流量能達到3、4十萬的樣子
今年,麗水專門推出了“生態文化旅游季”,部分景區在國慶期間對旅行社和團隊實行門票優惠。據了解,麗水的旅游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市場相對規范,一般正規旅行社都會支付固定的導服費,以避免導游擅自增加自費項目和旅游購物。因此《旅游法》的實施,對麗水旅游業的影響并不大。
浙江麗水市副市長葛學斌稱,我們基本上是每年旅游的人次和綜合收入都以百分之30%上下的速度增加 我們連續7年在浙江省內排名第一 今年十一 我們感覺大環境對我們影響不大 仍然能保持以往的增速30%。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