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確認特侖蘇等液態奶漲價 伊利暫未答復
洋奶粉因壟斷被開最大罰單一事尚未平息,昨日又有消息稱,蒙牛、伊利對旗下乳制品做出漲價動作。今天上午,記者致電蒙牛、伊利核實,蒙牛方面表示,此次調價只針對部分液態奶,各產品調價幅度不同,特侖蘇漲幅在5%左右。
對于漲價原因,蒙牛方面將其歸結于成本上漲。記者追問其原料上漲的具體項目和數據時,蒙牛方面暫未向記者出具。
同時,對于坊間的調價傳言,伊利公司上午并沒有給予明確的答復。不過,該公司客服熱線的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近期確實上調了部分液態奶的價格,但并不清楚具體調整幅度。
此前有消息稱,7月底,蒙牛、伊利的部分產品開始漲價,廣東、廈門等地超市已接到漲價通知。在廣東的部分超市,蒙牛特侖蘇每箱漲價3元,與伊利金典漲幅相同;蒙牛真果粒每瓶漲了5毛,現價3.5元/瓶,漲幅達到17%。
記者上午從北京某外資超市獲悉,超市已接到蒙牛的調價通知,涉及部分液態奶產品,目前調價正在進行中,尚未完成全部調價。另外,暫未收到伊利的調價通知。
記者上午在通州永輝超市看到,本應是貨品最全的早上,蒙牛、伊利的箱裝牛奶只放了一半的貨架。工作人員說:“現在貨緊,所有牌子除了貨架上擺的,庫房里全沒貨。”
工作人員還表示,近期品牌液態奶將全線提價,“已經聽說要漲,具體漲多少還不知道。”
對話蒙牛
《法制晚報》(以下稱“FW”):此次調價,蒙牛是調整了全部產品么?
蒙牛集團公關部負責人(以下稱“蒙牛”):并不是全部產品,而是部分液態奶,比如特侖蘇。
FW:調價幅度呢?
蒙牛:具體的幅度沒有特別計算過,各個調價產品也不太一樣。比如,特侖蘇是從59元上漲到了62元,大概5%左右。
FW:調價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蒙牛:各地不太一樣,具體到北京地區是從8月1日開始的。
FW:為何要在夏天調價?
蒙牛:沒有什么特別的時間問題,只是各項成本都上漲。
原因分析
液態奶源在國內 調價與“恒天然”無關
有坊間消息認為,此次調價與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有關。不過,這一觀點遭到了專家的駁斥。“液態奶所使用的生鮮乳均來自國內奶源,怎么會與恒天然事件聯系上呢?”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劉美菊說。
乳品專家王丁棉表示,蒙牛和伊利是國內大型乳企,均有自己的大型牧場和原料奶。因此,即使恒天然事件導致國內原料奶受追捧,這兩家企業擁有自產奶源,也不會因為原料奶供應緊俏受到影響。
不過,記者了解到,由于飼料、人工及原奶生產企業面臨企業升級等問題,今年原料奶的價格確實比去年同期上漲了約25%。而記者致電三元、光明等液態奶生產企業,其均表示暫時沒有調價計劃。
(張鑫 李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