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禁止貼防曬膜遭質疑:或難防曬安全兼顧
沒貼車膜,的哥曬成“陰陽胳膊”。
“現在外面溫度都到了35度,雖然車里開著空調,可太陽直射進來還是讓人受不了呀!”7月28日下午1點,北京新月出租車公司司機王師傅載著乘客從朝陽北路來到朝陽大悅城。
王師傅告訴筆者,由于近日持續高溫,除了早晚高峰外,中午打車的人也多了起來。可是,中午的活兒可不好干:由于出租車禁止貼防曬膜,一旦被發現是要罰款的,所以沒有任何遮擋的汽車只能暴曬在烈日下。
王師傅把兩只胳膊并在一起伸向前,長年累月的陽光暴曬,使經常穿短袖的王師傅左邊靠窗的胳膊明顯比右邊胳膊黑很多。“瞧,這哪像同一個人的胳膊呢!”王師傅苦笑說,他干這行已經10多年了,“禁膜令”一直存在。
讓王師傅最無奈的倒不是自己的“陰陽胳膊”,而是乘客的不理解。
“經常有乘客抱怨車內溫度高,太陽曬,甚至還有乘客在車里撐起太陽傘。”王師傅說,“可是空調已經調到了最大,我也沒辦法。”
“不貼膜真是多花錢還不討好!”王師傅抱怨。因為要開空調,夏天每百公里要多耗一升油,按一天跑300公里左右算,一天多花二三十元,一個月算下來就是好幾百塊錢。“份兒錢居高不下,再加上這多出來的空調油耗費,我們的收入更是剩不下多少了。”王師傅說,其實他也想貼個膜,車里溫度起碼能低一兩度,乘客和自己都舒服點。
為保安全,“禁膜令”多年未解
“禁膜令”在出租車行業里已是不成文的規定。
隔熱、防紫外線……出租車貼膜好處不少,為什么要禁止呢?原來,因為出租車貼膜“惹禍”事件在國內多有發生,這一禁令是為了保障司機和乘客安全。
10多年前,東北某地發生一起搶劫案。經過約3個小時的緊張對峙,劫匪被當場擊斃,但此前被挾持的人質已不幸遇害。后來據了解,由于當時劫匪在出租車后座,車窗上有貼膜,狙擊手無法看清車內情況,未能及時開槍。
出租車是城市流動的窗口,每天坐出租車的乘客形形色色。貼膜會影響出租車從外到內的通透性,提高執法部門的執法難度,引起車內犯罪的發生。
貼膜的危險性還不止于此,專家指出,貼膜會造成車內反光,影響后車視線,容易誘發汽車追尾事故。
正是基于出租車貼膜的種種弊端,各地紛紛發出“禁膜令”。2005年,濟南明令禁止出租車貼膜,否則年檢時不能通過。2011年初,石家莊在出臺的《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中也明確規定,禁止出租汽車車窗上貼膜和使用有色玻璃。北京、廣東、江蘇等地也均對出租車貼膜進行限制。
防曬、安全,車膜能否兩頭兼顧
“有沒有透明度高、防曬效果也好的膜呢?”司機王師傅覺得,隨著技術進步,肯定會有新的汽車遮陽產品能防曬、安全兩頭兼顧。
北京朝陽區京橫聯科汽車生活館的范師傅介紹說,也有優質的汽車貼膜能實現高清晰度、低紫外線的要求,不過這類遮陽膜動輒要三四千元,大多數出租車司機恐怕不會選擇。
“出租車防曬,還可以從車窗玻璃入手”,范師傅說,現在除了一些中高檔轎車和SUV外,一些小型車也紛紛在出廠前就裝配了有色玻璃,同樣可以實現與貼膜類似的防曬隔熱功效。這種有色玻璃由于玻璃夾層中有一層隔熱中間膜,膜中含有超微金屬粒子,所以可以百分之百地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并且由于其采用的是吸收原理而不是反射原理,所以對司機的視線也不會帶來影響。
范師傅認為,這些新型汽車防曬技術要想在出租車中普及,可以采用出租車公司與汽車生產廠商合作的辦法,降低成本,同時政府部門予以適當補貼。
廣東卓明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張科峰建議,政府部門在保證司機和乘客安全的前提下,應適時出臺管理辦法,進一步細化出租車貼膜規定,鼓勵裝配質量高且符合治安管理要求的遮陽設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