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中國售后服務被多次曝光 內斗成主旋律
近期,奔馳中國攤上的煩心事兒接連不斷,先是車主雇秧歌隊維權的極端事件充斥各大媒體頭條,后又曝出官網“7元賣奔馳”烏龍事件導致車主信息泄露,直至又傳言其公關公司遭調查。在中國,正在與奧迪、寶馬等漸行漸遠的這位豪車老大哥,到底是怎么了?
銷量下滑,中國市場成全球市場“拖油瓶”
1986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伴隨業務的蒸蒸日上,2006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的總部遷至北京,同時公司也更名為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馳中國),擁有在中國大陸銷售梅賽德斯汽車集團旗下所有進口產品的經銷權。
數據顯示,2006年到2012年,奔馳在華銷量由2萬輛增加到了19.62萬輛,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奔馳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場。但是,在2010年、2011年經歷爆發式增長之后,2012年的在華銷量僅同比僅增長1.5% ,19.62萬輛。
與之相應,2012年,奧迪在華銷量高達40.58萬輛,同比增長近30%,寶馬也達到32.6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40%。
另據蓋世汽車提供的最新數據,不管是今年1月-5月累計還是5月單月,奔馳在華銷量都不到奧迪的一半,只有奧迪的40%多一點,且奔馳的增速遠低于奧迪和寶馬。
今年1月-5月,奔馳品牌在華(含香港)銷量79,365輛,同比下滑3.8%;奧迪在華銷量183,660輛,同比增長14.4%;寶馬集團(含MINI品牌)在中國大陸銷量148,319輛,同比增長9.8%。
5月份,奔馳品牌在華銷量17,684輛,同比增長7.0%;奧迪在華銷量42,140輛,同比增長16.2%;寶馬集團(含MINI品牌)在中國大陸銷量31,938輛,同比增長14.8%。
此外,《證券日報》報道顯示,從全球銷量來看,今年1月-5月,寶馬、奧迪、奔馳銷量分別為65.12萬輛、64.02萬輛和56.28萬輛,增幅分別為7.2%、6.7%、5.9%。奔馳不管在銷量數值還是增速上,都落后于寶馬和奧迪。
但是,若不計中國銷量,今年1-5月,奔馳全球銷量為48.35萬輛,高于奧迪的45.65萬輛。加上中國的銷量,奔馳的全球銷量就落后于奧迪。可見,中國市場銷售不利,直接導致奔馳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敗北。
據此,甚至有媒體斷言稱:“2013年,德系三強(奧迪、寶馬、奔馳)的中國豪車市場競爭格局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奧迪與寶馬的雙雄之戰。”
負面累累,“內斗”成奔馳中國市場主旋律
除卻銷量的下滑,一系列的危機事件也令奔馳應接不暇。如近期最新曝出的奔馳中國遭總部調查,其公關服務公司受牽連等陰謀論甚囂塵上;官網擺“烏龍”,7元賣奔馳導致部分真實車主信息泄露。
所有之中,最受人詬病的則是糟糕的“售后服務”。越來越多的車主在投訴不成功之后,選擇砸奔馳、牛拉奔馳、車展現場拉橫幅等極端維權方式的新聞占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再往前,媒體甚至梳理了2011年至2012年4月的報道,被媒體曝光的奔馳系列車型自燃事件多達九起。
J.D.Power亞太公司正式公布的2012年度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研究(CSI)報告顯示,奔馳的得分不僅遠低于競爭對手寶馬、奧迪,更在德系品牌中排名墊底,其得分甚至在行業滿意度平均線之下,低于奇瑞,低于帝豪,也低于榮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