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露潔等牙膏品牌存虛假宣傳 被指偽功效牙膏
“偽功效牙膏”是如何忽悠消費者的
在食品安全淪陷的今天,凡“進口”之物都令人不敢放心,最近,連牙膏也“攤上事兒了”。
首先是美白牙膏被爆疑添加漂白劑,隨即各種美白、消炎、防蛀、抗敏等功效牙膏無功效的現象也成為關注的熱點,人們一方面擔心這些所謂的“功效因子”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紛紛質疑其效果。
5月25日,《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接到消費者謝先生的電話,他說由于自己抽煙,牙齒發黃,想選購一款能夠美白的牙膏。在超市內他看到一款寫著“全新美白突破、動態熱能美白科技”,而且是“美國研發配方”的“高露潔光感·白牙膏”。由于高露潔品牌知名度較高,就買了一支。但是現在一支牙膏已經用完了,自己的牙齒沒有一丁點變化。故此,謝先生質疑“高露潔光感·白牙膏”是虛假宣傳。
據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統計,美白牙膏在我國占約30%的市場份額。實際上,目前美白牙膏確實有很廣泛的市場,而且一直以來消費者質疑不斷。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牙科專家王維健。據他介紹,牙齒不白主要有兩大方面原因,一是外源性的著色,一是內源性著色。
王維健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談道,人們一日三餐五谷雜糧,包括煙漬、茶漬、咖啡漬、紅酒和其他蔬菜色素等,在牙面附著,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牙垢、牙銹,就不白了。通過使用經過驗證的功效牙膏刷牙,加之機械性摩擦去除這些污垢,就能夠起到美白的作用。牙膏里所謂的“美白成分”或者“美白因子”有些是過氧化物。“牙科診所中也做一些牙齒美容,用的過氧化物一般濃度在3%以下,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去除污漬。”
而內源性著色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些藥物形成的,比如磺胺類藥物,在牙本質上形成著色,而牙釉質是半透明的,于是就顯得牙齒灰黃色暗。還有一種就是氟化物沉積過多,如晉代嵇康的《養生論》中所說的“齒居晉而黃”,就是地方性攝氟量過多,造成牙釉質損害,色素沉著。“這種內源性的就主要靠口腔醫生來做美容治療了,需要采用牙齒貫通等特殊手段,牙膏對此無能為力。”王維健說。
也就是說,美白牙膏即使可以祛除部分牙面色斑漬,但對牙齒內源性的深層色斑卻基本沒有效果。因此,廣州中山三院口腔科主任梁煥友教授提醒消費者不要“迷信”美白牙膏。
記者又查閱了國家《功效型牙膏標準》。《標準》規定,所有符合標準的功效型牙膏都將在包裝上標注“QB2966”的標志。專家介紹,牙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清新口氣的普通牙膏,執行“GB8372”牙膏標準;另一類是具有效果的功效牙膏,執行“QB2966”功效牙膏標準。2008年9月1日實施的QB2966《功效型牙膏》標準將功效牙膏定義為:除具有牙膏基本功能兼有預防或減輕某些口腔問題、促進口腔健康的牙膏。功效包括:防齲、抑制牙菌斑、抗菌、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有關問題、消除或減輕口臭、除漬增白、抗牙結石等。因此,市場銷售的各類“除漬美白牙膏”、“全效牙膏”、“抗敏牙膏”等均屬于功效型牙膏的范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