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稱蔬果不用毒農藥普通人吃不起
超市里的綠色蔬菜比肉菜市場的同樣品種要貴許多。新華社發
這些明禁農藥即使是市里的農資市場進貨,也只能通過電話由“推銷員上門送貨”
明禁農藥濫用調查
·溯源
一路尋訪菜農、農資店老板后,記者順著這一條劇毒農藥的生產銷售線索,一路摸索,試圖找到生產廠家,卻發現農藥外包裝上的生產廠家地址只是一片居民區。而真正對外批發劇毒農藥的廠家,似乎只隱藏在電話線的另一頭。
“都見不得人,怎么可能讓你去廠里談呢”
按照購得的一瓶農藥上的生產地址,新快報記者試圖找到其在臨沂的生產廠家,但在走到其提供的地址時,卻發現該地只是一片居民區,根本不存在農藥廠。而經銷商孫華則告訴記者,為了減少中間的成本,自己也試圖直接前往廠家進貨,但宣告失敗。“即使是市里的農資市場,農藥也是由農藥廠的推銷員上門送貨,很難找到他們的廠家地址。”
孫華分析說,這些禁止生產的農藥,都是那些化工廠偷偷生產的,“都見不得人,怎么可能讓你去廠里談呢?”
根據孫華介紹,新快報記者以大量批發為由,聯系到臨沂市沂南縣一家農藥廠家的負責人,在問及有無甲拌磷等禁藥銷售時,該負責人一口回絕,表示“這些是不能生產的,廠里沒有”;但在記者幾次發短信表示誠意后,對方打來電話曖昧地表示:“可能還有之前的存貨,等等幫你問問再說。”
“666粉因為買不到,慢慢地就沒人用了”
“只要沒有生產,沒得賣,也就沒得買了。”在新快報記者采訪過程中,問及如何杜絕使用禁藥的建議,無論是菜農還是農藥經銷商,都給出了這一觀點。有菜農以曾經一度泛濫的“666粉”舉例,劇毒農藥666粉因其高效的殺蟲作用,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我國農田大量使用,后被正式禁用。“因為查得嚴,這些年已經很難買到了,即使聽說還有,但是也不好找。”菜農告訴記者,“因為買不到,慢慢地也就沒人再用了。”
在接到農藥廠家負責人電話表示“可能還有存貨”后,記者隨即在臨沂市農業信息網的“質量監督”板塊看到,有關市內各轄區對于農藥市場監管的工作與行動一直緊鑼密鼓。其中,5月10日的一則信息是:“蒼山縣積極開展禁限用農藥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逆著潮流種菜,太難了。如果都不用藥,也不現實,要是菜價都像我這么高,普通老百姓吃什么?十幾塊錢一斤的菜,他們怎么吃得起?"周江寧說即使是在超市開了綠色柜臺,他也不敢擴大規模,因為銷售市場就那么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