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米產地標示不清 小餐館貨源亂存風險
信息時報訊 近日,在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一季度餐飲抽檢情況中,米及米制品中發現8批次鎘超標,引起市民擔憂。昨日,記者走訪市內部分超市及餐飲店,發現被點名通報的6批次大米和2批次米粉均未有銷售,不過一些超市及農貿市場的散裝大米未能標出原產地、生產廠家等信息,一些小餐飲店的大米和米粉來源也令人“不放心”。
多家超市未發現問題米
市民對大米及其制品鎘超標的擔憂由來已久,2007年,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在全國六個地區(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縣級以上市場隨機采購大米樣品91個,結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其中以南方秈米為主,尤以湖南、江西、廣東等省份為烈,原因之一是,南方酸性土壤種植超級雜交稻比常規稻更易吸收鎘。此次監管部分公布抽檢信息后,又引發了市民的新一輪擔憂。
昨日,記者走訪市內部分超市、農貿市場及一些餐飲店發現,被點名的鎘超標6批次大米及2批次米粉,并未見售賣。在海珠區江海大道中的華潤萬家店內,記者看到,所售的大部分為南方秈米,多來自東莞、深圳等地還有一些來自湖北、江西,并沒有被點名的幾種湖南米。在好又多客村店,大米品牌約有近20種,但也是以南方秈米為主,有少量東北米,也未見被點名的6批次湖南米。此外,在店內,記者看到,在售的米粉只有兩個品牌,一個來自河源,另一個來自東莞,但生產廠家和被點名的不同。
另外,在海珠區赤崗路附近的一些小型超市和農貿市場,記者看到,也未有被點名產品銷售。僅在其中一小型超市,有高安大米出售,但生產廠家為江西宜春,并非此次食藥監局公布的湖南攸縣高和夏生大米廠生產的鎘超標高安大米。
散裝米未標產地要小心
不過,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一些小型超市和農貿市場的散裝米一般都未能標出產品的原產地和生產廠家,銷售人員也說不清楚,街坊在購買時一定要小心。
在新港西路的一家小型社區超市內,記者看到,在散裝米售賣區,標簽上只簡單標注了一下大米的名稱,如東北米、妃子笑等,卻沒有大米原產地、生產廠家等信息,無從判斷大米的來源。在赤崗路的一家小超市內,情況也與此相同。
在赤崗農貿市場糧行,記者看到,出售的大多為散裝米,米桶內只插著一個標簽,標注了名字,其它任何信息都沒有。名字也很簡單,有的就只寫了“本地米”。店老板說起米的產地也沒法說得很清楚。
在海珠區大江苑肉菜市場,一位檔主向記者透露,湖南大米質量堪憂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湖南米質量不好,大家都知道,因此價錢便宜也很少有人買。”據悉,由于湖南大米價格相對本地大米便宜,多銷往集體食堂,甚至是混著賣,“價錢便宜的米有時候就混起來賣,做成腸粉米粉之后誰知道這是哪里的。”
小餐館多到批發市場拿貨
據了解,大型有規模的餐飲店,一般有固定的大米供貨商,相對較有保證,而小店則多從周邊農貿市場及糧油批發市場進貨,相比之下,原產地較難分辨,監管也較容易有漏洞。
在藝苑南路的一家麻辣米粉店,記者了解到,其所用的米粉均是從周邊的農貿市場拿貨。老板介紹:“價錢不等,最便宜的有幾塊錢一斤,貴的有30多塊錢一斤,我們拿貨時很少注意產地是哪兒的。”
在江海大道中的一家巴蜀烤魚店,店主介紹:“我們所用的大米都是從瑞寶糧油食雜批發市場拿貨的,不過我們一直都進東北米,很少買南方秈米,主要是東北米便宜點。”
進口大米銷量有所增加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市區華潤萬家、好又多等多家超市時,據超市員工透露,因受鎘大米事件影響,近日一些進口米的銷售量有所增加,“比如泰國香米,屬于進口米,5千克一袋的泰國香米價位在80元至100元左右,可能跟最近一些米出問題有關系,進口的賣得不錯。”
(王歡 郭蘇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