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鑼冷庫車間氨氣泄漏 否認30噸肉被污染遭質疑
本報記者 夏芳
食品安全牽動著每個人的神經。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德州臨邑縣金鑼肉制品有限公司(下稱德州金鑼)冷庫車間發生氨氣泄漏,事故致40余名員工中毒住院。蹊蹺的是,泄漏氨氣的10號冷庫內30噸肉去向不明。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氨氣真的污染肉品,企業應對污染產品進行處理,不讓其流入銷售市場。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致電金鑼集團了解情況,金鑼集團總裁助理張新坡表示,媒體的報道是虛假報道。
氨氣泄漏30噸肉去向不清
有媒體報道稱,德州金鑼發生氨泄露的冷庫為10號庫,庫內可容納30噸肉。而公司對發生氨泄露的冷庫內的肉制品如何處理,并未明確回答。
據記者查閱有關食品冷庫氨氣泄漏的相關報告顯示,冷庫氨氣泄漏是會對其所存放的肉食品造成污染的,相關監管部門會針對那些被濡染的肉食品進行特別處置。
“如果德州金鑼氨氣泄漏真的造成30噸肉污染的話,企業應該對這批產品進行特別處理,當地監管部門也應該對其加大監督,以免有問題的食品流入市場,造成對消費者的傷害。”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
對此,本報記者致電德州市衛生局、藥品監督檢驗局、質監局等部門就上述問題進行了采訪,但得到的答案多數是“不知情”。僅有德州臨邑縣質監局人員告訴記者有個督查小組了解情況,拒絕告訴記者該督查組的聯系方式,并稱會回復記者,但是截至記者截稿時間,該人員也未給記者答復。
另記者不解的是,一個造成40人中毒的事件,當地相關單位對事情均不知情。
金鑼某人士對記者則表示,由于事情過去一段時間了,具體數據并不清楚,要核查后再告訴記者。但是,最終記者也沒有得到有關冷庫內肉產品的數量。不過,該人表示,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內已經轉移了所有肉品。
而張新坡則對本報記者表示,之前媒體報道的30噸肉遭氨氣污染是不真實的,出現氨氣泄漏的冷庫是一個“急凍”車間,并且是一個小隔斷間,是在維修時出現泄漏的。不過,對于“小隔間”內的肉品是如何處理的,張新坡沒有給記者明確答復。
而根據媒體報道,4月1日上午泄漏事故發生時,現場有大量待加工肉品直接暴露在氨氣中。此后,在多名員工先后中毒昏倒入院的情況下,廠方仍然命令員工繼續對污染肉品進行加工處理。
某不愿具名人士對記者表示,金鑼此次事故頗為蹊蹺,傳聞稱其30噸肉去向不明,而公司卻沒有正式的官方回應。
對此,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表示,事實上,按常理推測,冷庫有30噸容積,但作為急凍庫滿滿放置30噸豬肉的可能性不大,30噸肉去向不明的說法顯然過于夸張。然而話雖如此,金鑼始終應該就此次事件及時做出回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