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頭足價格高 “零添加”食品多含添加劑
在超市購物時,不難看到一些打著廣告聲稱“不含防腐劑、不含色素、不含添加劑”等“零添加”概念的食品。這些食品真的不含食品添加劑嗎?記者調查中發現,目前市場的確有一些“零添加”食品;但也有不少號稱“零添加”的食品濫竽充數,其中食品添加劑并不少。
“零添加”食品多價高
4月18日,記者走訪北京幾家超市,發現在外包裝上用大字號標注著“不含防腐劑”“純天然”的食品不在少數,種類繁多,包括果汁飲料、酸奶、調味品、蜜餞等。
在飲料區,記者看到幾款“零添加”飲料產品,但價格較添加食品高出不少,有的甚至高幾倍。其中,九龍齋酸梅湯打出全天然酸梅湯的口號,其配料上寫著水、烏梅、冰糖、桂花、山楂、甘草、陳皮、精制鹽,其400ml的售價達到3.8元,而某一品牌添加蘋果酸、焦糖色、食用香精的酸梅湯500ml僅售2.5元。即使同一款品牌,其零添加產品與含有添加劑的食品價格也有很大懸殊。標注不含防腐劑、不加色素的200ml匯源100%橙汁售價3.95元,而其另一款添加檸檬酸、安賽蜜、食用香精等七種添加劑橙汁售價僅0.99元。
盡管零添加的食品價格貴,但市場銷售仍還不錯。京客隆超市北苑店一位銷售員告訴記者,零添加食品價格雖貴,但不少消費者覺得食品添加劑對健康不利,所以貴點也愿意買,銷量自然也不差。
零添加不等于無添加
零添加食品價高受歡迎,不少商家紛紛推出以“無防腐劑”“無色素”等為賣點的產品以吸引消費者。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表示,“無防腐劑”“無色素”等零添加概念的流行,是近年來市場對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報復性反彈。零添加本質上追求自然、原生,要在“零添加”基礎上依靠傳統食材解決產品的保質期、色澤、口感等問題,就對企業的生產、技術乃至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零添加含金量到底有多高?記者調查中發現,眾多以“無防腐劑”“無色素”為賣點的產品中其實還潛伏不少食品添加劑。以某品牌椰汁為例,其包裝上聲稱“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劑”,而其配料表中赫然出現四種食品添加劑:酪朊酸鈉、單硬脂酸甘油脂、木糖醇、安賽蜜。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劉清珺表示,一些食品企業打出“零添加”旗號,主要為了營銷,只是未添加某一種添加劑,而沒有真正的零添加。現代加工食品完全做到沒有食品添加劑很難,因為食品產業鏈很長,即使一些食品生產過程中沒有直接添加食品添加劑,而所用的其他食材就可能會含有食品添加劑,但一些食品企業用傳統作料代替食品添加劑等方式是比較好的嘗試,迎合市場需求。
“零添加食品首先考驗的是企業誠信,一些企業為了賣點號稱產品工藝零添加,對消費者是一種誤導。這就要求食品企業首先要誠信,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大對零添加食品監管力度,同時,消費者也不要盲目信任,要多看配料表進行比對。”董金獅說。
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劑
眾多食品安全事件,讓不少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拒之于千里之外。許多消費者認為,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食用后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劉清珺表示,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談添色變”。食品添加劑是現代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重要物質,它能夠使食品的色、香、味都得到提高,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果生活里少了食品添加劑,日常吃的食物的色、香、味會大打折扣。“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說,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是維護食品安全的需要。如果不使用食品防腐劑,許多食品很快就會變質,食用后將會造成更多的危害。”
董金獅也表示,不能一味否定食品添加劑。按照國家規定適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但如果是濫用(包括使用未經允許的品種和超范圍或超量使用),則可能產生危害。同時,對于消費者而言,少吃一些大量使用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食物,如西式糕點,也是不錯的生活理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