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居家常用桶裝水或致癌 便宜的多用醫用廢料
中新網4月19日電(生活頻道 陳龍)隨著氣溫升高,百姓對于水的需求量不短增大,不過最近由農夫山泉引發關于水的“質量門”卻愈演愈烈,并逐漸由瓶裝水轉移到了居家常備的桶裝水上。近日有網友發帖質疑桶裝水安全性存在四大問題,更有網友稱,開蓋幾天的桶裝水,口感上好像和剛飲用時不一樣。春夏交替是衛生疾病的高發期,“病從口入”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農夫山泉引發的關于水質量問題不斷在網絡中發酵,近日有網友發帖質疑居家常用的桶裝水存在致癌可能性,更表示發帖內容均為國家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博士張弘所寫。不過中新網生活頻道記者通過百度查詢發現,張弘博士應為北京市朝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副科長。截至記者發稿時,并未打通張弘博士所在機構電話。就此中新網生活頻道記者,特意采訪到了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 為大家揭開關于桶裝水的種種疑云內幕。
疑云1、便宜桶裝水的桶,大都是醫用廢舊塑料制成,含致癌物!
俗話說:“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對于我們日常居家必備的桶裝飲用水來說,價格低的桶裝水,其桶的質量真的是由醫用廢料制作而成,可以致癌?就此中新網生活頻道記者走訪北京多家水站,發現其中大有學問。
“一般像6元以下的桶裝水,大部分都存在問題。”北京西城區宣武醫院附近的一家水站老板說道。“一般桶裝水的體積在5加侖,也就是18.9升,其成本價就在4元左右,如果加上配送費用,售價在6元以下的,肯定是有問題的。”但對于究竟是桶的問題還是水的問題,水站老板并不愿多談。
“如果我們常見的桶裝水,其桶大多由PC(聚碳酸酯)材料制作而成,而瓶裝水的制作材料通常為PET,相較PET,PC材料更加堅硬所以適合做桶裝水。”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在接受中新網生活頻道獨家采訪時解釋道。
而對于“便宜桶裝水的桶,大都是醫用廢舊塑料制成,含致癌物”的說法,董金獅副會長表示:“從法律上來講,對于桶的制作材料是不允許使用廢舊塑料的,但目前,國家的檢測機制對于飲用水包裝標準存在缺失、漏洞、重復等問題,可能會出現‘問題桶’檢測合格的情況,所以有一些不良企業就在使用廢舊材料,檢測問題是急需解決的。”
同時董金獅副會長也提醒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桶裝水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桶裝水的底部都應有生產企業的相關信息,制作桶的企業都是向國家相關部門認證審批下來的企業,按要求企業信息必須打印在桶的底部。如果消費者在購買時,發現底部沒有企業信息,千萬不要購買。
其次,在確保擁有企業信息的情況下,要看水桶的外觀。正品桶的外觀透明光滑,桶身均勻、顏色呈淡藍色或白色,桶的表面無雜質、無黑點,用手指敲擊桶壁聲音清脆,韌性較強;而山寨桶的外觀色彩不均勻,透明度較差,桶壁有雜質,多黑點,用手指敲擊桶壁聲音沉悶,多次使用后易開裂、變形。
同時消費者要謹記,桶裝水的桶也是有保質期的,時限為兩年,如果超過保質期,也同樣不要購買。1
疑云2、水桶消毒使用雙氧水,沖洗不干凈可能致癌!
對于重復利用的桶裝水桶而言,使用后的消毒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對此董金獅副會長表示:“國內水桶消毒,一般會采用化學和物理兩種方法。化學方法為雙氧水和臭氧消毒,物理方法比較常見如紫外消毒、高溫消毒、蒸汽消毒。近年來國家建議企業采用蒸汽消毒的方法,因為沒有殘留物質。如果使用化學方法消毒,很容易產生硝酸鹽殘留,對人的身體造成一定危害。但蒸汽消毒也存在弊端,在桶裝水進行灌裝后,其細菌檢測往往容易超標,所以一些企業為了保證灌裝后,細菌檢測數量的合格率,會加入些許臭氧在里面。再次千萬提醒消費者桶裝水在剛買來時,不要喝,放一放,等臭氧揮發后在進行飲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