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黃金首飾摻假案追蹤:涉案企業停業整頓
導語: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黃金行業摻假亂象:一些商家在出售的所謂“千足金”中,摻入了一種叫做銥的化學元素。銥在元素周期表與黃金相鄰,極其相似,但每克價值只有黃金的十分之一。經濟之聲記者16日隨315聯合采訪團奔赴河北廊坊、唐山等地追蹤采訪,目前,各地涉案企業都停業整頓。
這次被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涉案企業眾多,其中不乏知名品牌。16日,記者首先來到位于河北廊坊金街的周大生黃金柜臺。廊坊工商管理局局長張國蘭說,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后,周大生黃金專柜第一時間被封。
張國蘭:9點半左右。柜封了,凡是金子的,我們把黃金的東西都放到保險柜里,讓他把保險柜封了,今天我們在派人在詳細查。
黃金事件摻假曝光后,很多消費者一大早趕到現場。他們說,當初看重的是品牌,這下退貨沒商量。
消費者1:買的時候覺得這是個大品牌。你成分不足,花的是(千足)黃金的錢,肯定得退了。
消費者2:小簽兒寫的千足金的???不可能欺騙消費者。就沖這牌子買的。
一位消費者年前買了金手鐲送給家中老人,一時不知如何向老人解釋。
消費者3:老年人不知道這個事,我們年輕人感覺不太好。早上跟我媽說的是拿過來換一個好點的,才摘下來的。
張國蘭告訴記者,下一步將鑒定涉案首飾,結果合格予以歸還;如結果涉嫌成分不足摻假,將予以暫扣、罰沒并對涉案企業進行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款等。同時,將努力把消費者的損失降到最低。
張國蘭:合格不合格都要等鑒定結果,老百姓說我心里不舒服就不要了,可以退貨,老百姓說我要求他賠償,咱們就要登記立案然后再去測,檢測完了之后檢測結果出來之后合格就沒有問題了,不合格就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處理。
在唐山珠寶總匯的百泰黃金、唐山遠洋城黃金店金匠世家等店里,執法部門也對涉案商家做出暫停營業、封存產品、為消費者辦理退貨登記等處理。
但采訪中,一個現象引起了記者注意:每一家涉案企業的經營、納稅手續齊全,同時商品都具備資質鑒定部門的合格證書。對此,消費者疑問重重:
消費者4:行業監管這塊,你這證書怎么來的?是不是?
記者看到涉案企業貨品上柜時的證書來自各地不同的檢驗機構,有的來自協會、有的來自地方鑒定中心。眾多鑒定結論,哪個最權威?唐山一位工商執法人員面對記者的追問,這樣回答。
執法負責人:全國這種機構很多,就像其他產品一樣。比如奶粉檢測,咱們石家莊能檢測,北京、廣東、天津都可以檢測,只要是質監局認定的資質機構就行了。按法律規定,以最后復檢為準。
記者:最權威的是哪家?
執法負責人:不管是什么機構,只要國家認定的,都是一樣。
記者:有資質的,檢定合格的證書,到了另一個地方檢測成了不合格的,這個中間?
執法負責人:我們送給哪家以哪家為準,檢測(結論)出了問題由他負責。
黃金行業摻假亂象,除了商家要停業整頓,相關的資質鑒定中心是否也應該被追究責任?(記者王思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