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快遞員威脅泄露消費者信息 快遞單成泄密單
“如果你敢投訴的話,我就將你的個人信息公布在網上。”近日,付小姐對記者談起這段被圓通快遞員“威脅”的經歷,仍心有余悸。
付小姐與快遞員的這場口角之爭源于當日快件的拖延寄送。“我有重要快件想要早點寄出,但快遞員卻遲遲沒有來取件。”付小姐稱,在我致電快遞員詢問原委時,快遞員態度極為惡劣,甚至用言語恐嚇。
快遞單上的客戶信息竟然成為了快遞員手中的“把柄”,這讓付小姐很難接受。
快遞員素質參差
網購時代,快遞問題層出不窮。國家郵政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一共受理快遞業務有效申訴137351件,占全部有效申訴量98.3%,同比增長177.7%。投訴熱點主要集中于延誤、丟失短少、損毀,各自占比為46%、16%、6%。
愛網購的付小姐說,不同快遞公司甚至同一快遞公司的不同快遞員,投遞的態度和服務質量都有很大差異。但在多年的寄件經歷中,“被恐嚇”還是第一次遇到。
付小姐告訴記者,后來通過朋友聯系上了圓通快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很快處理了此事。“第二天,涉事分公司經理帶著該快遞員來向我道歉了,并且寫下了不會將我個人信息發布網上的‘保證書’。”付小姐稱,盡管快遞人員最終道歉,但這樣的情況是本不應該發生的。
對此,長期跟蹤快遞業的分析人士梁煥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中國快遞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比如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快遞市場多而不強等特點。由于快遞員的低門檻性,難免會出現個別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情況。
快遞單號明碼叫賣
一張普通的快遞單竟成了個人隱私的“泄密條”,甚至還衍生出一個“灰色產業”。
一位開網店的朋友告訴記者,買賣快遞單最初是源于淘寶賣家的“刷鉆”需求。淘寶網的交易依賴于交易量的信用評級制度,一些店鋪為了快速達到“鉆石”甚至“皇冠”級別的信用度,就用真實的快遞單號虛構交易記錄。
“有需求就有市場。賣快遞單號已成為快遞員的一份重要收入。”有業內人士直言,這也促使淘單114、淘鋪發、淘單網和淘單吧等快遞單號買賣網站“孕育而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