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大量使用便宜鐵油箱 碰撞時存爆炸隱患
因碰撞時更容易產生火花,存在燃燒和爆炸的隱患,發達國家在汽車工業中已逐漸淘汰鐵質油箱,但鐵油箱在北京現代的產品中正大量使用。
《第一財經日報》近日經過大量調查采訪獲知,在中國市場,排名前15的乘用車公司產品大都采用塑料油箱,采用鐵油箱的汽車公司非常少。
實際上,上世紀70年代開始,歐洲和日本汽車公司即開始用塑料油箱替換鐵油箱,2000年以后,塑料油箱在美國、歐盟國家和日本的市場占有率超過90%。美國加州甚至立法規定汽車油箱的滲透標準等指標,徹底將鐵油箱排除在外。
汽車零部件行業一位人士透露,與塑料油箱相比,鐵油箱的采購成本要低一半。
北京現代公關部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鐵質油箱和樹脂油箱各有利弊,采用何種材質的油箱更多是根據車型設計需要去選擇。
大部分車采用鐵油箱
記者在北京現代一家4S店維修車間查看了一輛ix35越野車,該車被升降機托起,鐵質油箱位于底盤后部,肉眼可見。磁鐵靠近時,立即被吸附到油箱上。除了朗動之外,記者在現場查看的北京現代其他車型都采用了鐵油箱,包括中高檔轎車第八代索納塔。
北京現代北京地區一家4S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核實后確認,該店在售的途勝、ix35等車型均使用鐵皮材質的油箱。他認為“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廠家出于降低成本方面的考慮”。該店技術總監直言,塑料油箱防腐性和防爆性優于鐵油箱,“從未來的趨勢來講,還是以工程塑料和樹脂的為主。”
北京現代其他城市的數家4S店也確認了北京現代大部分車型均使用鐵質油箱這一事實。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北京現代公關部人士表示除了朗動外,瑞納和新勝達的部分款型也采用了塑料油箱,對于其他車型的油箱材質情況,該人士稱“需要逐一確認才知道具體的情況”。
資料顯示,塑料油箱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因更好的防滲透、防爆、重量更輕、利于設計等原因,逐漸取代了存在安全隱患的鐵油箱。此外,塑料油箱還具備耐酸/堿腐蝕、不生銹、在磨擦或撞擊過程中不會產生電火花而引起爆炸事故、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塑料燃油箱替代鐵油箱被認為是汽車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截至1997年,福特汽車公司塑料油箱采用率達100%。而在中國汽車行業,塑料油箱也大量應用在乘用車上,鐵質油箱目前僅在卡車和商用車中部分使用。
斯巴魯一家4S店售后總監李海(化名)對記者表示,當汽車發生嚴重撞擊時,塑料油箱不會發生開裂漏油現象,而鐵油箱則可能因碰撞擠壓產生火花,存在起火或爆炸的隱患。此外,安徽、湖北等多個省份汽油為添加了酒精的乙醇汽油,酒精可能在油箱中生成水,對鐵油箱形成銹蝕。銹蝕的碎屑則可能堵塞油泵濾網,影響燃油輸送。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金屬油箱的導熱性要比塑料油箱高得多,這同樣會增加在事故中燃料被引燃甚至爆炸的風險,很可能會在事故中引發二次事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