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毒校服危害平均潛隱期超過20年
專家解析:毒校服危害平均潛隱期超過20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 郝鳳桐
“毒校服事件”近日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校服,被檢出致癌物質可分解芳香胺。2月18日,有關教育主管部門在官方微博上公布了2012年曾經在該公司采購學生服的21所學校名單,要求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組織統一送檢。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毒校服”中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實際危害并非僅僅是“近憂”,還有“遠慮”。
經呼吸道、消化道等進入人體
芳香胺染料屬于偶氮染料,偶氮結構是染料中產生基礎顏色的重要物質,如果沒有它,大部分染料的基礎顏色將無法呈現。部分衣物在穿著過程中,偶氮染料會被還原,就可能產生有害芳香胺物質,被稱之為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并非所有的偶氮染料都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目前被禁用的只是還原后釋出確定的24種芳香胺類的偶氮染料,約有130種。
芳香胺染料屬于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種類繁多,可經過人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吸收進入人體。大多數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品種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涉及以下六個方面:1、形成高鐵血紅蛋白血癥,使紅細胞失去攜氧能力;2、溶血作用;3、肝臟損害;4、急性化學性膀胱炎及腎損害;5、皮膚黏膜的刺激及致敏作用;6、致癌作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