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曝抗癌假藥亂象:5元成本假針劑賣8500元
(新華調查)5元成本假冒針劑賣8500元
——抗癌假藥亂象調查
新華網廣州2月22日電(記者扶慶)自來水加包裝,5元一盒的成本,貼上“用于治療乳腺癌”標簽的假冒針劑,賣到患者手中達8500元;作為醫療垃圾處理的空藥盒,卻以最高700元一套的價格被回收。過千倍的利潤率超過販賣毒品,抗癌假藥正成為不法分子的“新寵”。
化工原料變身“救命藥”
國家對制藥行業有著嚴格的資質要求,但在不少案件當中,抗癌假藥的原料來自于化工廠,患者吃進肚子里的竟是化工原料。
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此前在杭州的一起由海歸博士后丁佳逸組織的特大制售抗癌假藥案中,用于生產抗癌假藥的原料就是來自上海的一家化工廠生產的化工原料,進貨購買價格是每1000克5萬元,遠低于正常制藥的原料價格。廣東嶺南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文凱說,現在有許多化工廠為假藥生產商提供化學中間體作為原料,不法分子只需要通過簡單提純,就能得到原料藥,再對藥品進行壓片、分裝、包裝,生產上幾乎毫無門檻。
藥監部門的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當前對制藥原料的監管采取的是“自報制”,企業自報是用于醫藥原料生產的,就會受到藥監部門的監管;對于企業不上報的,事實上無法進行監管;而對于化工廠生產原料藥的,查辦起來受案難,往往無法追究生產原料藥的化工廠的問題。
某國際知名抗癌藥物生產企業品牌保護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曾經查獲某號稱可用于治療乳腺癌的假冒針劑,每盒的零售價為8500元,但其實就是自來水,加上包裝、人工不過5元一盒。
700元一套的空藥盒瓶被“變廢為寶”
本應按照醫療垃圾處理的抗癌藥的空盒瓶,卻被不法分子以最高700元一套從醫院護工處回收,往里面灌進一些“不治病也吃不死人”的生理鹽水或淀粉丸子,欺騙患者感情,延誤患者病情。
記者調查發現,對于抗癌藥物的真假,患者通常只能通過外包裝上的相關批準文號、并在藥監部門的官方網站上進行核實,但對抗癌藥品本身,甚至連醫生都難以辨別真偽。
來自四川達州的李清知原本是廣州南方醫院腫瘤科的護理員,因撿賣抗癌藥品包裝被判決生產銷售假藥罪。她在看守所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同藥物、不同的新舊程度賣的價格也不一樣。全新美羅華藥盒最高賣到700元一套,包括藥盒、藥品和說明書,一樣都不能少,而且基本上是全新的。最便宜的愛必拓也要30元一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