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餐飲行業不開發票現象普遍 借此逃稅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去飯店吃飯,常遇商家以抹零頭、贈禮品為條件不開發票。中消協調查顯示,餐飲行業不開發票的現象很普遍,借此大量逃稅。
記者在山東濟南走訪發現,不開發票成為春節期間許多飯店的“潛規則”:“不要發票102”“原價多少錢”“112”“不要發票能便宜10塊錢哈”“咱們這都這樣嗎”“一般情況都是這樣的,一般都是要打折不要飲料?!?/p>
在法律學者郝勁松 (微博)看來,發票不僅僅是報銷憑證,更是自己與商家合同關系的證明,等于為自身健康買了張保險。對于餐飲行業不開發票的投訴,中國消費者協會商品服務監督部主任任靜說普遍存在:“經營者按照法律規定應該出具發票,他沒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消費者也有權為他拒絕支付相關費用。從理性消費角度,現場就可以進行投訴,比如撥打工商電話、稅務電話和消費者組織的電話,現場能夠解決是最好的?!?/p>
我國餐飲業不開發票而導致逃稅的額度,目前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然而,僅剛剛興起的團購每年由于不開發票,躲過的國家稅款就超過5億元人民幣。經濟學家、中國之聲特別觀察員馬光遠表示,必須要增加飯店的違法成本:“受到不開發票舉報的,應該給他記入一個企業的誠信體系,在相應的銀行融資等把他們作為重點監控的對象,每年工商部門再對他的誠信體系進行年檢。對于一個企業而言,他不開稅票的收益低于他不開稅票的成本的話,就會慢慢杜絕?!? (記者車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