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乳品新規:不安全進口乳品須主動召回
進出口乳品今年5月起執行檢疫新規定,將嚴格約束進口商
近年來洋奶粉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問題洋奶粉也出現增多跡象。為了保障國內乳制品質量安全,我國將對進口乳制品實施更嚴格的規范管理。記者日前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新版《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將于今年5月1日實施。該新規明確規定,向中國出口的生乳奶畜養殖不得使用中國及進口國家或者地區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以及其他對動物和人體具有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同時規定,進口乳品存在安全問題,已經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進口乳品進口商應當主動召回并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報告。
業內專家認為,新規將有望遏制更多問題洋奶粉進入中國,從而減少食品安全事件發生。
縱深
重典讓洋奶粉更安全
新規實施后,洋奶粉進口門檻將大幅提升,有消費者擔心,此舉將導致國內洋奶粉售價再攀升。對此,有專家表示,無需擔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奶粉標準,只要符合國家規定,就能順利進入中國。”
據了解,近年來,受市場需求驅動,我國乳制品進口量大幅攀升。與此同時,問題洋奶粉的發現率也呈現逐步上升態勢。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去年10月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前8個月中國進口各類乳制品達到84.4萬噸,同比增長28.4%,這一數字直逼2011年全年98萬噸的總量;進口交易額達29.7億美元,同比增長26.2%。
有業內人士指出,上述的進口數量還只是正規渠道的統計,實際上,很多“水貨”也通過不同途徑進入國內,比如當前國內許多消費者通過海外代購、出境采購、郵寄等方式帶入國內的洋奶粉,其數量也不容小覷。
“無論從官方正規渠道進入國內,還是代購等形式進入國內的乳制品,問題產品的發現率都呈現上升態勢。”國內一位乳制品資深人士指出。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上看到,去年1-9月,國家各地檢驗檢疫部門檢出的問題入境洋奶粉總量約140噸,其中一半為嬰幼兒奶粉。其中常溫奶存在的問題大多是“超過保質期”,而嬰幼兒奶粉、成人奶粉、乳清粉存在的問題則是包括有亞硝酸鹽超標,或蛋白質、維生素等指標不符合我國標準等,其中在嬰兒奶粉中,不乏知名品牌產品。
在入境時被檢出有質量問題的多個品牌洋奶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水貨”。國內一家某洋品牌奶粉代理商張明(化名)告訴記者,這些問題產品大多是各地小型商貿公司在國外自行采購、進口到國內的產品,“在國際品牌奶粉中,有很多產品并非針對中國市場而生產的,因此其奶粉中所含各類營養素指標不符合中國標準,不一定適合中國消費者。”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奶粉標準,只要符合國家規定,就能順利進入中國。”國內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指出,我國進一步加強進口乳制品監管,提高進口乳品門檻,是因為隨著貿易形勢發展,舊規已不符合當前發展。據其介紹,近年來我國進口乳制品大幅攀升,一方面因國內消費市場需求大,另一方面隨著貿易范圍擴大,進入國內的洋奶粉也在增加,再加上新科技發展,很多以前不是問題的成分目前都發現存在風險。因此,國家有必要修改進口乳制品的規定。
“新規增加了很多生物指標,對風險評估也加大檢測、預警要求,對國內消費市場利好,因為洋奶粉也存在問題,消費者不應盲目相信。”王丁棉認為,我國在對進口生乳、奶牛的生物指標提高,對于保護國內生態環境、養殖環境也有好處。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也指出,該新規出臺提升我國進口嬰幼兒奶粉的整體質量水平。當前我國進口嬰幼兒奶粉頻現質量問題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不少國際品牌等為了滿足我國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其擴大產能的過程中疏于監管;另一方面,眾多貼牌商為了追求利益,無視產品品質。該管理辦法的出臺將明確產品合格標準、加強對進口嬰幼兒奶粉的監管,將不合格奶粉阻擋于市場之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