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政府介入問題奶粉事件 國內市場格局生變
“我們已與新西蘭有關部門聯系,并約見了新西蘭駐華大使,要求對方提供風險評估報告。”隨著新西蘭奶粉被檢出雙氰胺殘留物的消息持續發酵,昨天(1月28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就新西蘭奶粉疑似涉毒事件公開表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質檢總局還要求對方在風險評估報告中體現涉事奶粉的產地、批次等詳細信息。
最新消息顯示,新西蘭駐華大使伍開文稱,他已前往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進行了說明。他強調,新西蘭政府向所有消費者保證:包括出口中國的乳制品在內,所有新西蘭乳制品都是安全的。
分析師認為,此次事件對國內乳業市場影響深遠,未來新西蘭品牌或者與新西蘭奶源有關聯性的乳制品將遭遇一段時間的信任危機。 國內奶粉市場的格局或將出現歐美奶源的品牌市場份額上升,而使用新西蘭奶源或者在新西蘭投資建廠的品牌市場份額下降。
不排除啟動各品牌雙氰胺殘留量檢測
去年9月,新西蘭恒天然乳制品公司在抽檢其生產的全脂奶粉、脫脂奶粉和酪乳粉等100個樣品時,在其中10個樣品中檢出了微量雙氰胺殘留物,這一檢測結果已于本月公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已正式介入此事,并多次與新西蘭有關部門聯系,約見了新西蘭駐華大使,要求新方盡快詳實說明有關情況,提供風險評估報告。質檢總局還要求對方在風險評估報告中體現涉事奶粉的產地、批次等詳細信息。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追問是否已經提出要求,讓新西蘭涉事奶粉下架,且盡快啟動對各個奶粉品牌的雙氰胺殘留量檢測時,質檢總局內部人士僅回復稱,“將對此事繼續予以關注和調查。”
卓創資訊乳制品行業分析師劉強認為,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此次事件說明,國內、國際對奶粉上游源頭的監管力度仍不夠嚴格。但換位思考,新西蘭在問題曝光后,自行檢測,并主動停止出口,值得國內企業借鑒。
據《法制晚報》報道,淘寶網1月28日上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最近7天“新西蘭奶粉進口”的成交指數環比下降50.0%,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0%。而“新西蘭代購奶粉”26日成交指數為“2”,27日急速下滑至“0”。根據淘寶數據說明,成交指數為指數化的成交量,反映了成交趨勢。
新西蘭官方稱乳制品安全
據《財經》報道,恒天然CEO史畢根思在發給媒體的一份新聞稿中向全球消費者保證:“我們擁有強大的科學依據證明恒天然產品的安全性”,“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在少數產品樣本中檢測出了雙氰胺的微量殘留,需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我們檢測到的雙氰胺殘留水平是極其微量的,還不到歐盟食品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