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市場背后欺詐盛行 黑客產業鏈超百億規模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5日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網購用戶達到2.42億人,增長4807萬,增長率高達24.8%。但與此同時,網購消費欺詐等問題卻日益嚴重。
根據360、金山、艾瑞等公司近期發布的安全報告,隨著網購市場的快速發展,各種黑客欺詐犯罪層出不窮,詐騙類型不斷翻新,并逐漸形成了研發、制作、調試、銷售、教學等各環節完備的“黑客產業鏈”。據上述安全公司以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多位專家估算,這一“黑客產業鏈”各環節涉及的詐騙金額目前已超過百億元,給網民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網絡詐騙釀數十億損失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網購市場交易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大關,但在市場繁榮的背后,卻是近年來手段不斷翻新的黑客行為。國內多家網絡安全公司監測數據顯示,購物欺詐網站、股票或彩票欺詐網站、木馬、QQ盜號、釣魚網站等各類網絡詐騙手段日益猖獗,給用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超過50億元,并按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網購的日益普及,以及交易量的不斷增長,釣魚網站這一網絡欺詐方式正在被黑客廣泛使用,并呈現出逐年惡化的趨勢。
更讓用戶防不勝防的是,黑客的欺詐手段也在不斷翻新。以針對網購的釣魚網站為例,360發布的《2012年中國網購安全報告》顯示,釣魚網站的詐騙形式正在不斷變化,已經衍生出“假冒淘寶”、“假藥網站”、“網游交易欺詐”“假冒品牌官網”“手機充值欺詐”“假冒票務網站”和“假冒網銀”等多種形式。而在傳播方式上,這類詐騙方式也有了新的變化。據介紹,黑客開始利用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機制漏洞,制作假冒網站,然后購買競價排名系統中的關鍵詞,使假冒網站排在搜索引擎搜索結果頁面的重要位置,使得網民誤入釣魚網站。
“黑客產業鏈”日趨成形
360安全技術人員石曉虹博士向《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介紹,近年來用戶安全意識加強,再加上各大殺毒廠商和網絡安全廠商的不斷努力,傳統的黑客行為和詐騙手段已經不能繼續奏效。但隨著網購市場的迅猛發展,網絡詐騙仍然有利可圖。因此黑客們根據網絡熱點和用戶習慣,不停開發出新的黑客手段和詐騙方式,并對傳統手段和詐騙方式進一步升級。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不斷翻新的黑客詐騙行為背后,是一條研發、制作、調試、銷售、教學等各環節完備的“黑客產業鏈”。
一位以低于真實價格銷售iTunesGiftCard(蘋果手機充值卡)的淘寶賣家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自己購買了黑客盜取的信用卡信息,并以這些信用卡信息購買iTunesGiftCard,然后低價出售獲利。據國外媒體調查,目前淘寶上有超過15000個賣家利用被盜信用卡,銷售低價iTunesGiftCard牟利,涉及的被盜信用卡高達150萬張。
記者根據該賣家提供的信息,找到向他出售信用卡信息的“上家”。該“上家”稱,自己并不盜取信用卡信息,只是從其他渠道大量批發購入被盜的信用卡信息,然后加價分銷給不同的賣家。據這位“上家”介紹,給他出售信用卡信息的賣家,也僅僅負責收集被盜信用卡信息和銷售,真正制作和銷售木馬、釣魚網站進行網絡詐騙的,卻另有其人。
石曉虹博士稱,黑客產業鏈經過多年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最上游會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軟件開發人員編寫基礎的黑客工具,比如木馬、釣魚網站;接著,會有專人根據買家的需要,給黑客軟件編寫不同的應用級別的代碼,或者對黑客工具進行偽裝,比如將釣魚網站偽裝成正規的淘寶網站;隨后,下家購買這些黑客工具,或批發出售,或者將其散播到互聯網上,獲得一定數量的有用信息(如銀行卡密碼、信用卡信息等)再打包出售;最后一個環節,獲得這些信息的人再通過多次轉賣,將這些信息賣給具有不同需求的賣家。
應多舉措應對詐騙
石曉虹博士還介紹,為了使黑客產業鏈能夠持續運轉,一些黑客組織還以建立安全論壇的名義,向不同賣家傳授各種黑客技術,以及黑客工具使用技巧。石曉虹博士認為,黑客技術需要使用者有相當的專業技術和實際經驗,但黑客組織的教學,使利用黑客工具和利用黑客手段詐騙的門檻大大降低,從一定程度上造成黑客詐騙行為橫行網絡。
業內人士認為,針對日益猖獗的網絡詐騙行為,尚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但通過網購平臺嚴查,安全公司推出查殺軟件,以及用戶養成良好的網絡購物習慣,將能有效遏制網絡詐騙行為的進一步肆虐。
(侯云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