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國產土豆因轉基因削皮不易變色 專家稱無關
網傳國產土豆削皮“不易變色”皆因轉基因,專家科普——
土豆不變色與轉基因無關
據新華社電 最近,網絡上的一則微博稱:“全中國城市出售的土豆都是轉基因”,其依據是“美國的土豆(又稱馬鈴薯)削皮、切絲仍然變黑,仍需要水洗,可是中國已經沒有這樣的土豆了。無論在云南還是北京買,土豆削皮切絲永遠不會變色”。這一說法導致了一些網友們的疑慮。
對此,記者9日向國家馬鈴薯產業(yè)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金黎平以及華中農業(yè)大學教授、中國作物學會馬鈴薯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謝從華求證,請兩位專門從事馬鈴薯研究的專家進行了解答。
“國內還沒有切開后不變色的馬鈴薯品種”
金黎平說,馬鈴薯在削皮或切開后,薯塊與空氣接觸便產生褐變,并造成外觀變差、產生不良風味,原因主要是薯塊中含有酚類化學物質和多酚氧化酶,切割導致多酚類物質流出,與外界氧氣接觸,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作用下,形成一種叫鄰醌的物質,再相互聚合或與蛋白質、氨基酸等作用形成高分子絡合物而使薯塊切割面發(fā)生褐變。通俗地講,一旦馬鈴薯去皮或切開并與空氣接觸就容易變褐變黑。
“據我了解國內還沒有切開后不變色的馬鈴薯品種,而只是變色的程度和時間有差別;我國也沒有種植轉基因抗酶促褐化的馬鈴薯品種,市場上更沒有聽說有切后不變色的馬鈴薯銷售。”謝從華說。
是否變黑與品種或制作方法等有很大關系
金黎平說,另外褐變也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比方說低溫冷藏后的馬鈴薯就容易褐變,美國的馬鈴薯一般都在低溫庫中貯藏,因此容易變黑。
金黎平說,在國內馬鈴薯絲的炒制過程中,一般切絲后不會長時間放置,而且都會用水漂洗。馬鈴薯絲或削皮后是否變黑與品種、制作方法等都有很大關系,只要在削皮和切絲后掌握好烹調時間、用水或熱水漂洗均能控制好變黑問題,與是否轉基因沒有關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