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壇酒興起被指作秀:就是一個概念一個作秀
封壇酒“秀場”
近三四年,封壇酒突然“火”了,與之相隨的,還有各類“封壇大典”。通常,一場熱熱鬧鬧的儀式上,投行、名流、大腕云集,為的就是“封壇酒”。其間也不乏“名利雙收”的酒企,可較真的專家卻認為,“封壇就是一個概念,是一個作秀形式大于實際形式的活動。”甚至,“就是搞了一個基酒入庫儀式”。
追捧
“封壇酒興起已經有三四年了。”中國酒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趙禹對新金融記者說。
無疑,此時的封壇酒,是酒企的一種“產品”。如果要追究封壇酒的歷史,大概沒人能說清楚。不論是舊時皇帝封壇的傳說,還是早年“狀元紅”、“女兒紅”的藏酒故事,都無法追本溯源。
共識是:好酒若藏的時間長,品質會變得更好。當然,還得儲存得當。于是,也就有了“酒是陳的香”,不過,現下又加了一句:“陳酒比陳錢好”。顯然,后一句點破了目前白酒作為投資、理財產品的屬性。
巧合的是,這種屬性與各大酒企渴望打開中高端市場的訴求不謀而合。于是,繼年份酒、原漿酒之后,封壇酒開始亮相。業內已經記不清誰是始作俑者了,事實上,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做。
最近的一次封壇大典——杜康控股(以下簡稱:杜康)“酒祖杜康·名仕封壇大典”,11月18日,在汝陽(杜康酒廠生產基地之一)舉行。
相同的是,此次大典之上,政界、商界、學界、投行都有“代表”為杜康站臺,行業內的釀酒大師、專家也均為之助陣。讓消費者比較興奮的是,中國戲劇影視研究院副院長侯耀華,國內影視巨星陳建斌也一同出席了本次盛會。
不同的是,“曲終人散后”,杜康還在洛陽做了一場論壇。當天下午的論壇上,杜康控股銷售公司總經理苗國軍,也向與會人士分享了杜康做封壇酒的初衷。
其核心觀點是:隨著消費升級,白酒未來產業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封壇酒能讓更多消費者感知到杜康產品的品質,從而提升品牌價值。“介于消費升級的前提,基于品牌發展的需要,我們做了封壇的產品。另外,封壇酒是精致化、個性化的表現方式,會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苗國軍表示。
誰也無法忽視資本對于白酒行業的助推,當天下午,有近6億元的資金為杜康的這款封壇酒埋單,以個人名義簽下的最大一單高達3千萬元。而“天字第一壇”(杜康本次出品的,編號為001的封壇酒,100斤裝)也拍出了38萬元的高價。
事實上,杜康2012年的銷售目標是15億元-20億元。如果按20億元的銷售目標計算,一個“封壇大典”就可以幫助杜康實現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恰如業界所言,做好了,對酒企而言,是件名利雙收的事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