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白酒企業陷三重門 經銷商高處不勝寒
在先后經歷勾兌門、囤貨質疑后,最新掀起的塑化劑事件徹底讓整個白酒市場深感寒意。
“多事之秋啊。”作為四川某知名高端白酒企業的一名資深團購營銷人員,劉新陽最近流露出對市場的無奈和迷茫。
“今年是沒辦法了,明年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時臨年底,他所從事的團購營銷渠道并不如計劃中的順利。因為原合作單位相關經費縮減,其保守估計的任務完成量開始不增反減。如今行業里種種不利傳聞,更使其渠道推廣越發艱難,年底沖量的打算已瀕臨流產。
同樣,早在一個多月前,以傳統商超經銷渠道為主的白酒經銷商陳烈也曾樂觀地預計國慶中秋雙節的白酒庫存消化,但不想卻遭遇銷量的“寒流”。
據他透露,截止到目前,旗下終端煙酒超市仍有高達三成左右的資金積壓在存貨上,遠遠超過預期。令其倍感生存壓力的是,如果存貨消化持續受阻,其不得不縮減春節的預購訂單,即便這將對其未來的信譽和渠道價值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11月21日,經質檢部門權威檢測,塑化劑事件主角酒鬼酒(000799.SZ)最終被確定塑化劑超標達2.47倍。據某酒業人士稱,如果事件進一步深度發酵,且得不到市場認可的正本清源,日漸趨弱的白酒終端需求或將再受打擊。截至目前,記者采訪的經銷商也稱,已有部分消費者注意到塑化劑問題,購買已然開始遲疑。
這不難理解短短兩日內,包括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皆紛紛表示旗下產品不存在塑化劑問題。相關公司在試圖挽回了行業信任度的同時,更試圖挽救白酒行業持續弱化的市場需求。
但是,白酒行業十年景氣即將終結的預判越來越接近現實。21日,為酒企所倚重的經銷商代表銀基集團(0886.HK)首度曝出預虧,已然佐證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旺季或將真正成為行業增長的拐點,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高增長假象也將隨之掀開。
從記者采訪的情況看,市場終端銷售商對明年普遍持悲觀態度,預判下滑可能性較大。
但相關上市公司人士仍然堅稱,業績增速會適度趨穩,并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
塑化劑之殤:行業發展或一損俱損
挑動市場敏感神經的食品安全問題,再次逆襲業績高增長的白酒行業。就在酒鬼酒曝出塑化劑超標丑聞的首日,白酒板塊整體市值蒸發高達328億元,14家白酒上市公司無一幸免。
“今年以來三線白酒的漲幅最大,酒鬼酒堪稱龍頭。受其拖累最為直接的當然是同一檔次的白酒品種。從區間漲幅來看,沱牌、金種子都僅次于酒鬼酒。”國泰君安成都某分析人士說。
從生產工藝來講,設備更新較慢,產能和銷量增長較快的三線白酒企業,也被業界認為是最容易在塑化劑方面失陷的企業。“部分三線白酒由于近兩年的市場需求猛增,產能釋放較大,管理顯得粗放,塑化劑問題因此埋下隱患。”四川某白酒類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因為白酒行業國標中沒有塑化劑檢測指標,處于爆發期的部分企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酒鬼酒肯定是要下架了。其他白酒也應該發布官方檢測結果,不然整個市場將一損俱損。”前述經銷商陳烈不無擔憂。據他稱,近日不少客戶打電話來詢問此事,并對購買白酒產生疑慮。這讓本就萎靡的終端銷售更加雪上加霜。
記者注意到,盡管此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表示,相關產品不存在塑化劑超標問題,但22日有消息稱,質檢總局已要求全國白酒生產企業進行塑化劑排查,并抓緊整改。而受酒鬼酒塑化劑超標核實影響,釀酒食品板塊再次大跌1.78%。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