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地下收運鏈條難治理 涉及上萬人生計
“地溝油”堵得住嗎?
從源頭、收運到再利用,行政監管試圖圍堵“地溝油”的整條利益鏈,加大其違法成本,但卻不足以抵消“地溝油”的暴利
10月14日,苗雷收到了“北京市豐臺區2012年度餐廚廢棄油脂特許收運服務項目”的中標通知書,但他并未感到輕松,反而因為自己公司投資過億元的生物柴油廠是否能收到足夠生產原料而憂心忡忡。
在此前的招標中,苗雷擔任總經理的北京中京實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京實華)與北京中京征和環保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京征和)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成為豐臺區餐廚廢棄油脂特許收運的主體之一。
繼朝陽區之后,豐臺區是北京市“城六區”中第二個完成此項招標的區。按照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下稱市政市容委)的計劃,“城六區”應在2012年內確定餐廚廢棄油脂特許收運企業。
餐廚廢棄油脂俗稱“地溝油”,主要來自餐飲業,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產生。長期以來,由“地溝油”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公眾關注(參見《財經》2011年第23期“隱身地溝油”)。為阻斷“地溝油”流向餐桌的渠道,北京市近年來出臺多項治理政策,但效果不佳。
2012年,北京市再次采取一列系行動,試圖封堵“地溝油”,其中便包括在各個區縣確定餐廚廢棄油脂特許收運企業;提供資金補貼,鼓勵高校食堂的餐廚垃圾就地處理等。
9月26日接受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還規定,餐飲單位不得隨意傾倒、丟棄、堆放或者直接排放廢棄油脂,否則將被處以罰款,嚴重者甚至會被責令停業。
然而,“地溝油”的地下收運鏈條年深日久,盤根錯節,涉及成千上萬人的生計,而規范的收運和處理機構卻發展遲緩,服務能力不足。食用油與生物柴油等廢棄油脂下游產品之間的價格差異,更使得“地溝油”流向餐桌的動機難以遏制。
種種矛盾之下,北京多項封堵“地溝油”的政策,恐難見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