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酒類質檢結果公布 近半葡萄酒不合格
廣東省工商局昨日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流通環節酒類質量抽檢結果,總體合格率為78%,與今年前兩個季度相比,略有提升。但值得關注的是,葡萄酒和洋酒的質量狀況不容樂觀,葡萄酒合格率只有53.3%,為所有酒類中最低;而第二低的是洋酒,為70%。
有企業違規添加胭脂紅
此次葡萄酒抽檢的合格率為53.3%,剔除純標簽不合格后的抽樣合格率為73.3%,這說明一些中小葡萄酒生產企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這次抽檢不合格項目為標簽、酒精度、總糖、干浸出物、莧菜紅、胭脂紅、糖精鈉、甜蜜素,主要為中小企業產品。
據悉,本次抽檢中有5批次葡萄酒產品標簽標注不符合標準要求;有3個批次的白酒產品酒精度與標簽標注的酒精度不符。
此外,抽查中還發現有2批次的產品添加了莧菜紅和(或)胭脂紅。
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國家標準規定,葡萄酒在釀造過程中不得添加人工合成的色素,主要為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亮藍、日落黃等。但有些企業為了使生產出來的葡萄酒色澤鮮艷,在釀造過程中人工添加這些合成色素。
洋酒“仿洋”現象較嚴重
2011年三季度,省工商局委托廣東省酒類檢測中心對該省流通環節酒類市場進行監督抽查。本次抽查了白酒、葡萄酒、露酒、白蘭地(國產)等酒類產品,共計50批次。
其中,抽檢的白酒合格率達100%;露酒90%;白蘭地(國產)質量有待提升;葡萄酒的質量較差,合格率只有53.3%。
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白蘭地(國產)等洋酒需加強質量監控。目前,國內生產的洋酒主要分為兩種生產方式,一種是國內白蘭地生產企業,另外一種是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洋酒國內灌裝生產企業。本次抽檢合格率為70%,剔除純標簽不合格后的抽樣合格率為80%,這說明生產企業在產品標簽上不夠重視,“仿洋”現象比較嚴重。
提示: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要選擇大型商場或正規超市銷售的包裝完好、標識清楚齊全、品牌知名度高的產品。此外,一定要仔細留意產品標簽,建議不要購買標簽不完整的酒類產品。酒的標簽中必須注明以下方面的內容:酒名、配料表、酒精度、原汁量、凈含量、制造者、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批號、生產日期(灌裝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與質量等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