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再演價簽戲法被罰5萬元
廣東開出3萬-5萬元罰單,專家稱違法成本太低
三大電商被發改委查實價格欺詐之事尚未完結,多家大型超市又被曝犯同樣的錯誤。記者昨天獲悉,廣東惠州物價部門今年在開展“三打兩建”專項行動時,根據群眾舉報,調查發現百佳、萬佳、沃爾瑪(河南岸店)、人人樂(陳江店)4家超市存在標示內容與實際不符、虛構原價等價格欺詐行為。對此,當地物價部門對上述超市分別處于3萬-5萬元的罰款。
上述超市有部分已不是首次出現價格欺詐問題,記者了解到,人人樂、沃爾瑪在去年就曾被監管部門點過名、上過黑榜,然而,時隔一年,同樣問題再度出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對零售業價格欺詐等欺騙消費者的違法行為,處罰寬松,對于企業和行業沒有威懾力,故導致企業屢有犯規之舉。
四大超市被查實欺詐
日前,惠州物價部門召開了對百佳、萬佳、沃爾瑪、人人樂四家超市的價格處罰案審會。記者昨天獲悉,當地物價局查實后,已經依法對有關經營者實施處罰。其中對百佳、萬佳、沃爾瑪(河南岸店)分別處以罰款5萬元,對人人樂(陳江店)罰款3萬元。4家超市均接受行政處罰決定,并表示將吸取教訓,認真整改。
事實上,知名零售企業出同樣的問題并非首次。去年初,國家發改委就通報家樂福長春、上海、哈爾濱、沈陽、昆明、長沙等地的部分超市,沃爾瑪在沈陽、南寧、重慶的個別超市,明顯存在虛構原價、低價招徠顧客高價結算、不履行價格承諾、誤導性價格標示等多種價格欺詐行為。
去年7月,本報也獨家報道過家樂福、沃爾瑪、人人樂三大大型連鎖超市,因被發現存在價格欺詐行為,在深圳被處以巨額罰款。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其中深圳家樂福因價格欺詐共被處罰100.2萬元;沃爾瑪共被處罰50.2萬元;人人樂則被處罰30萬元。
今年曾發起“史上最慘烈價格戰”的“8·15”事件中,三大電商國美電器、蘇寧電器和京東商城,本月初也被發改委點名批評。據發改委調查顯示,此次三大電商在“價格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虛構原價即促銷價高于原價、沒有履行價格承諾以及商家實際有貨但卻在網店上顯示無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據悉,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約談三家企業,要求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三大電商正在自查自糾。不過,對于具體處罰目前尚未出臺。
企業屢犯不改為哪般
據記者了解,在去年發改委通報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在華存在價格欺詐問題后,這兩大零售巨頭曾表示將整改內部管理,禁止再犯錯。
去年3月,家樂福率先在廣州一家門店成立專門針對價格問題進行服務的“價格中心”,并承諾進行自我反思,推行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減少人工操作失誤、聘用消費者為價格監督員等一系列措施,以減少“價簽欺詐”行為的發生。去年底,沃爾瑪中國也宣布設立合規管理部門,負責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與合規經營相關的事務,同時擔負公司內部第三方監督的作用。據悉,沃爾瑪設立的合規管理部門將直接向沃爾瑪亞洲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貝思哲匯報。
不過,事實卻并非如是,記者昨天翻閱今年以來的新聞報道,包括上述國際零售巨頭在內的多家零售企業仍不時出來價格欺詐問題。
“價格欺詐屢禁不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違規成本太低。”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指出,價格欺詐屬于嚴重的不誠信行為,歐美國家對于商家發生此類問題,通常會讓企業付巨額賠償。據介紹,2010年美國第三大零售商西爾斯—羅巴克公司因虛標瓶裝飲料價格而付出了110萬美元的賠償和訴訟費。而在我國,對違規商家最高罰款50萬元人民幣,“這樣的處罰與家樂福、沃爾瑪的利潤相比可謂九牛一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