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樓盤暴雨后澆出原形 開發商物業互推責任
[ 這種監管的缺失不僅僅存在于在樓盤設計建造過程中,監管力度不強,監管不嚴,還包括在建筑施工,以及物業管理中的監管制度缺失 ]
在北京7月21日暴雨后,人們發現,包括北京同馨家園、珠江帝景、國美第一城、沿海賽洛城等數十個樓盤,都出現了雨水倒灌地下室、屋內漏水、墻皮開裂等不同情況。
當暴雨造成的積水已經退去時,業主的信任已經千瘡百孔。從過去的“樓歪歪”、“樓脆脆”,到今天的“樓水水”,物業專家舒可心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針對多個小區漏水的問題,不能僅僅歸結為設計施工的問題,物業管理的不作為也有很大責任。
住在國美第一城3號院的業主吳翔(化名)依然清晰地記得北京一場大雨過后的慘狀。
“當天晚上8點鐘,我們樓前面的水已經沒過腿膝蓋了。”而家里的情況讓吳翔更為揪心。在臥室靠飄窗一側的天花板上,雨水開始滴滴答答掉下來。“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無奈之中,吳翔和家人只能拿出大大小小的臉盆接雨。
盡管暴雨已經過去,但在吳翔的家中,仍然清晰可見漏雨造成的水漬。據該小區業主稱,漏雨情況并非今年才發生,這2年有業主陸續因漏雨問題向物業進行報修。而物業對此的解釋是,開發商在外飄窗的防水臺技術不過關。
國美第一城位于北京朝陽區,是由北京鵬潤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商品樓小區,一期2006年開始入住。一般住宅樓盤防水保修期為5年,5年內除了滲漏水問題,由開發商負責。國美第一城目前已經過了這一期限,物業管理也由于新舊更替無法承諾具體解決方案和日期。
國美第一城所遭遇的只是一場普通漏水,同馨家園的問題則顯得嚴重得多,這是一個位于北京豐臺區的保障性住房,共768戶,在暴雨過后,小區近20戶出現了墻面的大面積滲水。
一位姓王的業主告訴記者,“我們認為是保溫和防水做反了。”因為同馨家園是兩限房,購買資格需要進行嚴格審核,不少業主為了排號等了一年多才剛剛入住,但如今,住新房的快樂已經完全消失殆盡。“我現在非常擔心房子的質量問題。”
除了滲水問題以外,還有業主反映該小區墻體太薄,空心磚使用不當等樓盤問題。對此,該小區項目負責人郎民稱,小區建筑設計符合國家標準,并沒有保溫防水做反現象。對于暴雨帶來的問題,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為居民解決問題。
在暴雨中被拷問的樓盤還有位于廣渠門橋的本家潤園。在大雨中兩棟樓遭遇雨水倒灌,近百戶地下室居民當天不得不露宿街頭,而樓上的居民家中同樣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滲漏,在暴雨過后,超過200戶居民財產受損,這兩棟樓一度斷水斷電。記者獲悉,目前在多日搶修下,已經恢復了供水供電,仍有少數商鋪受影響未能營業。
記者在附近二手房中介看到,本家潤園商品房一居室每月的租金在3000元以上。
雖然多個樓盤在大雨中都被“澆出原形”,但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幾乎沒有哪個小區能夠明確地“給個說法”。
“我們對首開同馨家園的事件非常重視,得知消息后,區住建委組成了由主管主任為組長的調查組進行調查核實,一是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認真整改,對發現問題的迅速進行解決。同時進行排查,在核實的基礎上,按國家法律法規進行行政處理。”北京市住房保障部門相關負責人8月初正式表態。
“即使有問題也都是維修一下。北京的商品房一大半都扛不過40年(質量都會出問題)。”一位從事多年工程建設的人士告訴記者。
在暴雨過后,舒可心走訪了多個滲水小區,發現不少小區的地下水排水泵鏈子已經銹斷,根本無法運轉。“這就是造成一些小區排水不暢的原因,物業沒有定期維護這個設備,業主也沒有很好地行使監管職權。”
“最大的問題是監督機制的缺失。”舒可心強調,這種監管的缺失不僅僅存在于在樓盤設計建造過程中,監管力度不強,監管不嚴,還包括在建筑施工,以及物業管理中的監管制度缺失。
(馬可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