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中國將面臨高密度城市化挑戰
晶報訊日前,在深圳市企業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和《時代商家》雜志社聯合舉辦的“時代商家”大講堂上,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認為,目前在我國城市化的小馬難拉制造業大車,而深圳的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天安數碼城等城市綜合體的運營,為中國探索城市高密度管理提供了重要經驗。
中國城市化滯后
“目前,中國的城市化滯后,是用小馬來拉大車,而城市化的小馬,很難拉動如此巨大的制造業大車?”周其仁認為,中國是世界工廠,工業產品出來走向最終消費要經過商業、物流、包裝、設計、零售,中間有無數的金融服務。香港、新加坡以及舊金山、洛杉磯等,這些城市服務的對象就是中國的工業制造品。中國的制造品是經過全球城市體系走向全球最終消費。
對此,周其仁表示,中國還是要繼續積極參與全球化,繼續釋放比較優勢。實行土地、戶籍制度的改革,不是在城市搞建設,而是城鄉都可以搞建設,產生的投資機會下一步非常值得關注。
深圳城市化發展可供內地借鑒
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中國城鎮化人口已經超過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達到51.27%,這主要指城市戶籍居民和在城市居住超過6個月以上的人口。而同期我國工業化指數是47%,也就是100元GDP當中,47元是工業產品。
“這兩項數據放在一起比較,你就會發現中國的城市化面臨不小的挑戰?!敝芷淙时硎?,他對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天安數碼城、深圳華僑城等都作過一些觀察,認為它們是國內學習高密度管理非常重要的平臺。
他表示自己還去深圳天安數碼看了多次,很受教育?!拔覀兂鞘邪l展理念到今天還是分區概念,住在這里,上班在那里,念書又在另一個地方,如果人口密度提高,交通就完全堵死了?!彼硎?,現在的城市潮流是小綜合體,步行的范圍內什么都有。天安數碼城吸引IT企業入駐,但也引入了各種服務業,實現了城市綜合功能。(記者 趙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