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年內還有1至2次降準 未必在7月
中國經濟網6月27日訊(記者 高天曉) 央行26日進行的9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持續引發市場關注。市場預期央行近期可能會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中金公司認為,時間窗口可能會選在7月。不過,中國經濟網評論員易憲容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今年估計要下調存準率3到4次,現在已經下調了2次了,還會有,但時間是不是在7月份,還是不確定。”
易憲容解釋說,“今年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如何讓我們的貨幣增長、信貸增長回歸到常態,主要的工具是市場操作。也就是說,市場的流動性多了,就通過國債購買,如果流動性不夠,就逆回購,這樣來保證實體經濟的流動性既不會緊缺也不會泛濫,保證經濟運行比較正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看整個金融環境的發展變化,比如我們最近的人民幣出現貶值,國外的資金流到國內逐漸減少,我們的外匯占款就逐漸降低,這樣就為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提供了比較有利的空間。”
“但是存款準備金率是不是在7月出現,我認為還是要進一步觀察,比如這個月的CPI可能還會下降,還有我們的外匯占款、利率變化等因素。”
以下是本條新聞的播報內容:
【播報】繼續來看財經今榜第四位的新聞。
央行進行的9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持續引發市場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一位交易員的話指出,除了昨天公開招標的950億元,據說還有1千零50億的定向逆回購操作,但哪些機構獲得定向逆回購目前還不好確認。
而從目前的效果上看,央行昨天實施逆回購之后,貨幣市場利率有所回落,具有指標意義的銀行間市場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從盤中稍早的大約4.5%降到了4.3%,但仍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了大約10個基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預期央行近期可能會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中金公司認為,時間窗口可能會選在7月。
【點評】易憲容
人人在參與,成就“我財經”。大家好,我是趙巍娜,首先來看由網民點擊量生成的“財經今榜”。
1、【導視】河南省“房貸七折令”,當地銀行卻不買賬。媒體指出,全國超過30個城市微調限購政策,讓人質疑會否消解調控作用。稍后請評論員易憲容帶來點評。
【播報】綜合十大財經網站,“財經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聞是:
2、【導視】中海油在南海開放9個區塊與外國公司合作開發,引發各方關注。
3、【導視】證監會表示,與住建部共同研究住房公積金的管理和投資運營,目前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
4、【導視】《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稱,傳言央行逆回購可能將達到2千億元,多方機構認為7月將是降準敏感期。
5、【導視】全國總工會建議,勞務派遣工的工資納入國有企業的工資總額。
【播報】首先,來看財經今榜的頭條新聞。
來關注兩條樓市方面的消息,這兩條新聞都進入了多家財經網站24小時排行的前列。
首先來看第一個,房市敏感的神經再次被觸動,這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是河南省地方政府。此前我們也關注過,本月25號,河南省要求首套房貸利率重回七折。但是今天《國際金融報》報道說,這一官方命令并沒有得到響應,當地中國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總行規定,中行各地機構從6月初開始統一取消首套房八五折優惠,目前不會因地方政府的意見而調整房貸政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