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中俄經貿前景可期
“普京2.0時代”首次對華訪問取得了可觀的成果——中俄聯合聲明提出了在2015年前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1000億美元、2020年前提高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毛主席有言,“大國關系,既要好看,也要好吃”。上述目標便可形容為讓中俄關系更加“好吃”。
在俄羅斯已經入世、俄政治領導核心不確定性消除兩大利好的基礎上,這些目標完全可以實現。中俄兩國同屬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國際經貿規則方面存在許多共同的意見和立場。俄羅斯今年初入世之后,在世貿組織內部新興市場成員方爭取建立更公正合理經貿規則的努力中,將補充一支新的有生力量,這對于確保多哈回合在“發展回合”性質不被扭曲的前提下全面重啟,對于確保多哈發展回合不被某些大國策動的新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定側面架空,都將產生有益助力。
以往,在多種因素的干擾下,中國對俄經貿、投資常常陷入兩難境地:對資本和技術含量較低、形式上不甚“正規”的貿易和投資方式,如通過零售市場等進行的民間貿易,俄羅斯政府和社會往往不重視;對資本和技術含量較高、形式規范的大型投資項目,俄方又動輒牽扯到所謂“國家安全”,導致中國對俄直接投資舉步維艱。如今,隨著俄羅斯政治領導核心不確定性消除、普京外交政策加大對華傾斜,中俄經貿發展環境可望得到進一步改善。
盡管如此,俄羅斯國內商業環境的缺陷仍是中俄經貿順暢發展的重大干擾,例如:對外國商品、資本、商人和勞動力的歧視性待遇;政策法規多變且無法預期……所有這一切都影響著俄羅斯與中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經貿潛力的充分發掘。希望這些問題能夠隨著俄羅斯入世得到改觀。
正值世界經濟形勢陰晴不定之際,中俄經貿合作更令各方充滿期待。中俄聯合聲明提出,要加強在投資、能源、高科技、航空航天、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重點推動兩國戰略性大項目合作,擴大地方合作與企業交流。希望中國相關企業能把握這一歷史機遇,充分發掘其中的商機。(梅新育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