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師哈繼銘:經濟增速上半年觸底反彈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博士,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受益于政策微調、對購買首套房的政策松動,以及鐵路、高速公路和農業等基礎建設投資加速,中國經濟增速在2012年上半年觸底反彈,其中基礎建設成為政府調節經濟的重要變量。他還指出,長期來看,隨著中國消費結構升級,經濟轉型和老齡化帶來的產業機會是未來的投資亮點。
基建成經濟重要變量
哈繼銘指出,從全球來看,美國的經濟情況相對其他發達國家比較理想,復蘇加快顯而易見,這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是美國具有很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其次是能源價格便宜,第三是三四年前美國政府果斷地向企業注資,解決了金融危機帶來的債務問題。
而歐元區經濟仍然困難重重,面臨負增長的壓力,預計經濟恢復增長還要過好多年。歐洲國家要進行經濟緊縮,但這受人為因素的干擾。未來歐洲國家如何解決債務問題,還有待觀察。
他說,中國經濟一季度GDP同比增長8.1%,雖然一季度經濟增速不及市場預期,但3月份的數據已顯示出反彈跡象。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示經濟增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將會加速。工業增加值和全社會發電量從1-2月份的11.4%和7.1%分別反彈至3月份的11.9%和7.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下滑,但仍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在其他經濟指標下滑時,基礎建設成了政府最有能力調節的經濟變量。3月份基建項目的復工率大大高于前兩個月,基礎建設投資同比增速從1-2月份的-2.4%升至3月份的5.7%。他預計加速項目審批將推動基礎建設投資。
中國的出口在2011年中時由于歐洲需求下降而增速下降。出口同比增速從1-2月份的6.9%回升至3月份的8.9%,高于市場預計的7.0%,看起來出口增速的拐點已經到來。中國對歐元區的出口占中國出口總份額的19%,其中對德國和荷蘭等國的出口占比大,這些國家受歐債危機的影響較小。而中國對歐債危機的一些“重災區”出口占比一直不大。
消費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支撐了零售增速,在近年來零售增速都至少有百分之十幾。中國農村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年一季度繼續保持較強增長,分別增加了12.7%和9.8%,雙雙高于實際GDP增速并且上升勢頭良好。
貨幣環境相對轉好
哈繼銘指出,3月份的信貸數據很好地顯示出了最近政策微調的效果,M2和新增人民幣貸款增速分別從2月份的13.0%和15.2%反彈至3月份的13.4%和15.7%。更重要的是,3月份商業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1.01萬億元,遠遠高于市場預計的8000億元,為2010年1月份以來第二高值。銀行間7天拆借利率逐漸從2012年1月的高位回落,而且在3月份銀行間利率基本上都在4%以下。這些都顯示出,貨幣環境在3月份相對轉好。
自2011年三季度以來中國央行已經下調了100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隨著CPI得到控制而且經濟增速還在低位,更多的貨幣政策放松以及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都有可能。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