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浩明:對經濟增速放緩的三重思考
⊙申萬研究所 桂浩明
不久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GDP數據,多少有點出人意料。增速為2010年以來的最低值8.1%,并且是連續第5個季度回落。如何看待經濟的這種減速現象,其對股市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顯然這些都是大家需要關心的。
實際上自2010年的三季度開始,宏觀政策就開始了微調,當然那個時候調整是針對當時執行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言的,到了2011年,這種微調變成了事實上的全面緊縮。但是,這期間整個實體經濟的運行似乎還可以,并沒有出現像2008年曾經發生過的“斷崖”式下跌,因此在市場上也就一直流行這樣的觀點:經濟沒有想象的那樣差。客觀上,這樣的認識對于今年年初以來的股市反彈行情,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現在看來,調控對于經濟運行的影響還是明顯的,只是由于調控形式的變化以及所對應的市場結構有所不同,所以其效果的顯現也就有異于過去。時下所公布的GDP數據告訴大家:調控在去年,見效在今年。因此,如果投資者接下來看到部分上市公司業績不佳,特別是一些大公司利潤明顯下降,就不應該感到奇怪。今年一季度規模以上國有企業利潤減少的事實,也早已經對此作出了注解。應該說,至少在上半年,人們還無法看到經濟減速格局的真正改觀。
不過,大家還應該關注到的是,對于經濟減速問題,有關方面是早有預期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從去年四季度起,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政策預調和微調,而這次的調整方向,與2010年三季度是相反的。當然,鑒于以往的經驗和教訓,這次政策調整在節奏和方式上也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并且還受制于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因素。因此,其見效也會比較慢。不過最近大家也發現調整力度有所加快,這突出表現在3月份新增信貸超1萬億元上,盡管其中有些許偶然性因素,但畢竟是2011年以來的單月最大值??吹贸?,面對經濟減速的現狀,有關方面也是在考慮怎樣盡快予以制止。不管怎么說,穩增長還是當前各項經濟工作任務之重點所在。由此,人們也可以預期,因為一季度的實體經濟表現比較差,因此隨后政策調整會有所加快,力度也將開始加大。一季度GDP數據公布后,股市先抑后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投資者面對不佳的數據,對政策松動有了更加強烈的預期。而這種預期,自然會對股市行情構成某種支撐。
還有,通過對一季度GDP等相關數據的分析,人們不難發現,時下有關方面花大力氣在抓以西部地區為主的基礎建設,同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則力推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以金融體制改革作為最重要的配套措施。很明顯,現在要提振經濟,不會再簡單地以擴大投資為唯一的方式,因為這條路已經很難再走了。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講了很多年,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在是到了全面推進的時候了。所以,對于2012年的經濟運行來說,穩增長是重要的,但調結構也將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重點推進。在轉型與結構調整中,必然會犧牲一點經濟增長速度,同時也需要對通脹有一定的容忍度,但這將換來更有質量、也更有持續性的增長?;诖?,人們不應該指望經濟會出現V形翻轉,但可以對結構改善的前景更為樂觀。
綜合以上這幾方面的分析與思考,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如今經濟減速還可能有所延續,但隨著政策調整的逐漸見效,經濟稍后見底企穩并出現回升值得期待。股市有條件對此作出提前反應,也就是未必會因為GDP數據不佳而下探新低,但鑒于仍然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所以還不會很快走強,將出現一段時間的區間整理。在這過程中,由于公司業績可能存在波動,所以藍籌股不太可能普遍表現良好。在轉型與調結構的背景下,倒是會有一些題材股將脫穎而出,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