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這幾天都在喊話,要求每天都要凈買入。”一位險資高管上周末向記者證實。
他坦言,從上周三開始,他所在的公司每天都在凈買入。不光是一家公司。調查顯示,國內排行居前的大型資管公司,都在凈買入。
“主要是申購基金,包括50ETF指數型基金在內,以及價值低估流動性較好的藍籌股。”他告訴記者。
上周四、周五的行情中,可以清楚地看見包括中國石油在內的“兩桶油”和工商銀行等在內的銀行股護盤,其中,不乏險資身影。
調查顯示,險資凈買入行動中,有行動早點的,也有行動稍晚的。整體上看,重視估值投資風格謹慎的險資,在市場大跌驚恐中,已經開始了抄底行動。
上周三,國務院發布批復,原則上同意保監會的《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設立方案》。根據《方案》,基金總規模預計為3000億元。首期1000億元,主要向保險機構募集,保險機構出資不低于基金總規模的80%。上周五,相關操作細則出爐。
盡管基金將主要投向“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等項目。但出爐的時間點,也表明保險維穩經濟和市場的態度。
“為什么敢于買進?此前大盤已經歷了大幅度快速下跌,釋放了部分投資風險,也錯殺了許多有投資價值的個股。恐慌中失去理性判斷,當然不是一個成熟的理性機構投資者。”一位險資高管解釋稱。
值得欣慰的是,這兩年中國保險行業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態勢,現金流足夠,因此,險資并沒有觸及引發這波行情暴跌的杠桿。
“我們的錢是保戶的,而不是借來的高利貸。錢的來源不同,決定了心態和行動會更理性些。”一家中型險資高管坦言。
調查顯示,險資對中國股市充滿信心。在選擇上,更看重個股投資機遇,流動性較好估值凸顯的藍籌股將持續看好。⊙記者 盧曉平○編輯 長弓
中國保監會正式下發《關于保險保險機構開展員工持股計劃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開展員工持股計劃。
2015中國最佳財富管理機構評選揭曉,太平人壽獲評“最具成長性保險理財機構”。
河南太平人壽開業12年來,勇擔行業之責,恪守誠信經營,加強創新,切實維護客戶權益,密集推出一系列服務新舉。
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網絡已變得無處不在。
汛期即將來臨,因雨天出行發生的車輛事故明顯增加,在減輕損失方面車險將發揮較大作用。近日,北京保監局提醒市民,提前做好保險規劃以應對出行風險,其中涉水行駛如遇熄火,應避免再次啟動車輛造成發動機的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