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寧夏、青海、河南、河北、重慶等多地發布通知,決定從2015年3月1日起,各地失業保險費率由現行條例規定的3%降至2%。其中每個人繳費比例從0.5%-0.7%不等。
失業保險繳費率下調,源于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規定,當時判斷僅這一減費措施,每年將減輕企業和員工負擔400多億元。
不過,失業保險繳費比率只是整個社保繳費率的小頭,最大的養老保險繳費率未動。
武漢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教研室副主任向運華表示,短期內大幅降低養老保險費率的可能不大。“當前人口老齡化形勢嚴重,很多地方養老待遇亟待提高,還有些地方養老基金結余很少,甚至達不到半年的水平。”他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很多地方政府已經考慮到了社保繳費率高的問題,之前已經對部分繳費率進行了下調。
比如今年1月1日,在全國政策未出臺之前,浙江已經率先實施了上述政策,其中用人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1.5%、職工個人按照本人工資的0.5%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均下降了0.5個百分點。
本次失業社保繳費率下調后,各地仍有差異。比如寧夏企業繳納個人失業保險費比例1.3%,個人為0.7%。青海、河南、河北是企業、個人各繳納失業保費比例分別為1.5%、0.5%。重慶則是企業、個人各繳納1%。
對此,中山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長岳經綸告訴記者,各地有差異,是因為國家給予了地方政策空間。而本次下調失業保險繳納比例,主要還在于其目前收支結余比較大。
“失業保險資金富余多,繳納比例下調好操作。”他說。
中國社會保險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統稱“五險”。“五險”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左右,個人約為11%,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其中養老保險單位繳納個人工資的20%,個人繳納8%。
而對于目前繳納社保比重最大的養老,繳納比率難以有大降低的可能。
中山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長岳經綸告訴記者,養老金支出壓力很大,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加深,未來需要為社保金結余找到出路。在目前下調養老保險金繳納比例存在難度。
根據2014年人力資源統計公報,2014年全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695億元,支出560億元,計結存1129億元。2014年 全年生育保險基金收入446億元,支出36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1%和30.2%。年末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93億元。
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380億元,比上年增長7.1%,支出6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年末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451億元。
但養老存在支出壓力。2014年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為27620億元,其中征繳收入21100億元,支出為23326億元。但從征繳來看,這意味著,養老保險金收支存在2226億元的差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各地已經開始國企利潤劃轉社保基金的工作。比如今年以來山東省提出劃轉省管企業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以來,已有18家企業完成劃轉,累計劃轉國有資本180.65億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告訴記者,養老保險費率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
一方面,由于過去人們沒有繳養老保險基金,所以現在基本養老中的社會統籌部分采取的是先收現付制;另一方面,由于當前居民工資收入較低,為了保障未來的養老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必須提高繳費率。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社保費率高,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負擔也十分沉重。”他說。
(編輯 :吳紅纓)本報記者定軍
實習記者陳海銀北京、廣州報道
此次車險改革將有效擴大消費者選擇權,發揮“獎優罰劣”的經濟杠桿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根據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總體安排,自2015年6月1日起,各財產保險公司在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陜西、青島等6個試點地區全面啟用新版商業車險條款費率。試點地區中的山東險企,給出了3年不出險車輛最低到4折的折扣。
昨天是“六一”,不少家長給孩子購買保險作為兒童節禮物。吳惦京認為,購買保險還是遵循未雨綢繆的原則,按照需求來購買,一般來說,對于少兒的保障可以分為儲蓄類、疾病類、醫療類、意外類幾個主要類別。
醫保的基本設計原理是低水平、廣覆蓋,雖然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社會基本醫療保障了,但是保障的力度并不高。
河南太平人壽十分重視反洗錢工作,不斷加強對內勤員工的培訓,有效開展反洗錢工作。2015年5月28日上午,一次針對全系統480多名內勤員工開展的反洗錢基礎知識專項視頻培訓在各機構相關領導的參與下如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