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市險企年報可期 投資收益改善促業績大增
近日,中國人壽(14.09, 0.05, 0.36%)(601628,SH)、中國太保(16.72, -0.04, -0.24%)(601601,SH)、新華保險(22.02, -0.02, -0.09%)(601336,SH)三家上市險企陸續發布業績預增公告,2013年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20%、80%、50%,對應凈利潤分別預計為243億元、91億元和44億元。對于業績預增的原因,上述三家險企都歸功于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上升。
投資收益上行拉動業績增長,也是2013年保險行業的共同特征。在日前保監會舉辦的2014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指出,去年保險業整體向好,全行業實現投資收益3658.3億元,收益率5.04%,較上年提高1.65個百分點,是近四年來的最好水平。隨著險資投資渠道拓寬,以非標資產為代表的另類投資占比較去年初增加6.3個百分點。
投資收益提升盈利
對于業績預增的原因,上述三家險企都歸功于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上升。中國太保表示,2013年度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資收益同比大幅上升;中國人壽公告顯示,全年度凈利潤增長120%的主因是投資收益增加以及同比基數較低;新華保險稱業績增長歸功于投資收益增加和資產減值損失減少。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國壽、平安、太保和新華分別實現投資收益723.66億元、422.19億元、236.74億元、184.55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38.89億元、177.81億元、70.68億元、46.1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的部分上市險企資金投向數據顯示,2013年以基礎設施債權計劃、不動產、直投、金融理財產品為代表的非標資產投資占比呈現出一定的增長態勢。
國壽在2013年中報透露,公司上半年加大另類投資推進力度:投資國壽蘇州城市發展產業基金,合同金額50億元;投資首個基礎設施股權計劃“中石油西一、二線西部管道項目股權投資計劃”,認繳金額48億元;累計投資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債權投資計劃455億元;信托計劃、理財產品、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金融產品投資合計約37億元。上述另類投資在總投資資金18554.88億元中占比3.17%。從國壽的投資結構中可以看出,2013年中期貨幣資金、債券、基金、股票占比均較2012年末有所下降,而其他方式投資占比由2012年末的5.07%提升至2013年中期的6.48%。
根據平安披露的2013年中報,債權投資計劃占比6.1%,較2012年末的3.5%增加明顯,定期存款在投資資產中占比由從2012年末的22.5%下降至20.7%。
2013年,太保固定收益類投資占比下降,但結構不斷優化。其中,債券投資占比由2012年末的52.8%提升到2013年3季度末的54.4%;債權計劃投資由2012年末的4.5%提升到2013年3季度末的5.0%。在權益類資產投資中,太保在基金、股票和理財產品投資上的占比不斷提升,分別由2013年中期的4.4%、4.3%、0.3%,提升至三季度末的4.7%、4.8%、1.0%,包括非上市股權等在內的其他權益投資占比從2012年末的1.13%,提升至2013年中期占比1.28%,2013年三季度這一比例上升至1.32%。
2013年,新華保險增加了對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和信托計劃等金融產品的投資。2013年中期數據顯示,債權型投資在總投資資產的占比為50.7%,較2012年末上升了1.8個百分點。
2014保險資管轉型值得期待
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保險投資新政密集出臺,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大幅拓寬,標志著保險作為財富管理者的作用日益增強。保監會數據顯示,隨著險資投資渠道拓寬,以非標資產為代表的其他投資在保險投資資產中的占比顯著提升。截至2013年底,其他投資資產占比達16.9%,較2013年4月增長5.65個百分點。據了解,企業債和另類投資等高收益資產占比較2013年初分別增加2個百分點和6.3個百分點。
此外,伴隨投資渠道的拓寬,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向專業資管機構轉型同樣值得期待。去年底至今年初,包括范勇宏、張后奇(已離職平安養老)、王顥三位公募元老級人物相繼轉投保險業,多位公募基金大佬的加盟也讓2014年保險資金在市場上的表現備受期待。此外,基金業內還有諸多基金經理或將離任加盟保險資管公司的傳言。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資管2014年的表現值得期待。(記者 涂穎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