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保費觸底回升基礎不牢 類投資產品易釀風險

                2013-08-12 09:42    來源:經濟觀察報

                    投資理財型保險產品又火了。不同的是,處于銷售誤導“重災區”的它們不再被為視為“異類”,而是與保障型產品并行出現在保監會統計數據中。

                  6月,被譽為保費“調節器”的銀保渠道再次發力,令“筑底”之后的壽險保費觸底回升,上半年人身險業務保費收入6386億元,同比增長9.5%;而前5個月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548.87億元,同比增幅僅4.28%。

                  不過,也許是出于“穩發展”考慮,保監會對待銀保渠道沖規模的類投資理財型保險產品的態度開始有了微妙變化。“理財和保障并不對立,居民財富持續增加本身就是一種保障。”一位保監會領導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指出,更甚者,理財產品有助于保險市場的穩定增長。

                  面臨退保、滿期給付、費用超支等壓力下,在年中關口,不少保險公司還是選擇了“舍價值,沖規模”。

                  規模沖動

                  在2013年“保險業最困難的一年”,一些保險公司開始重走“沖規模”路徑。

                  “通過6月沖刺銀保,公司整體保費收入同比增長9%,但難言利潤有改善。”長江證券保險分析師劉俊如此評價中國人壽。這是因為中國人壽面臨市場份額以及保費規模考核的壓力較大,若是保證規模,在價值方面需要有所退讓。

                  2011年中國人壽做了1250億元的銀保業務,但一年新業務價值只有26億;而中國人壽北京分公司一個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個險團隊,做了1.1億元的業務,但新業務價值達8000萬,這曾讓中國人壽管理層堅定“以價值為核心”的理念。

                  不過,確保“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場份額是中國人壽作為壽險業老大的底線。從目前情況看,當“規模與價值”只能二選一時,中國人壽可能已選擇了前者。

                  譬如,今年二季度銀保市場的新單保費高達11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這其中,中國人壽二季度銀保新單達337億,同比增84%。

                  同業數據顯示,壽險業上半年總保費為7600億,同比増長21%,其中個險新單期交增長6%,續期增長15%,銀保新單為2600億,增長30%,但銀保期交下降24%。“銀保所有的増長都來自于短期萬能險,估計總量在600億左右,另外分紅險也轉向‘高保底’產品,這兩種產品未來一兩年退保率會極高,銀保成本增加,現金流壓力更大。”一家壽險公司精算師分析稱。

                  上述保監會領導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表示,出于穩定現金流的考慮,部分壽險公司把名義上的長期分紅險、萬能險異化成1年或2年就能退保且無需承擔損失的理財產品。

                  據記者了解,生命人壽推出了激進型萬能險“理財一號”產品,上半年吸納了314億元規模保費;太平人壽今年主推的是“太平穩得贏兩全保險(分紅型)”產品,上半年攬入保費118億,銀保新單規模保費為145億元,同比增長146.6%,但是新單期繳保費同比下降17.2%。

                  其實,規模沖動不單是來自保險公司巨頭,囿于現金流的考慮,一些中小型保險公司,特別是銀行系保險公司發展更是搶眼。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行旗下的工銀安盛、郵政集團旗下的中郵人壽、農行旗下的農銀人壽、建行旗下的建信人壽等銀行系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分別為64.98億元、186.55億元、41億元、40.7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24%、127%、59%、46%。

                  而在銀保市場“逆襲”的過程中,更有保險公司全面依賴銀行渠道—匯豐人壽于今年3月底關閉全部個險渠道,欲得以提升市場份額。

                  監管態度微調?

                  在面臨現金流壓力下,不少保險公司重拾舊好—發力銀保市場,力推短期萬能、投資理財型、包括存款替代型保險產品。

                  不過,這次不同以往。目前的資本市場依然低迷,險資想要獲得更高收益率,需要另辟蹊徑—擺脫對資本市場的依賴。而保監會陸續出臺的投資新政賦予險資資產組合調整的契機,不少險資減少權益配置,加大對諸如債權與信托計劃等另類資產的配置。

                  而此時,保監會對待保險公司產品結構的態度開始“微調”—變強調保障型產品為“處理好保險與理財的關系”,要求保險業樹立“大保險”。“作為新興保險市場,中國保險產品不能搞一元論,要兼顧保障與理財。”上述保監會領導表示。其潛臺詞是“價值與規模”需要兼具。

                  在保監會看來,目前分岐較多的保障與理財并不對立。上述保監會領導認為,近些年中國壽險市場的成長,投資理財型產品功不可沒。10多年來,分紅險、投連險、萬能險已取代普通壽險產品,其規模占比由2004年的 65%升至 2013年 6月的81.3%。不過,負面影響是保障型產品占比降至2012年底的8.2%。

                  保監會認為,中國當前銀保模式類似于國際上的“銀行主導模式”,其特點是“產能低,長期客戶缺失”。而銀保專業化是中國銀行保險業務改革的方向,世界銀行[微博]曾建議中國將銀保業務與銀行主營業務分離,成立專門保險銷售機構。

                  早在2009年全國保險工作會議上,原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要求,加快結構調整,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開發更多內含價值較高的保障型產品和期交產品,并制定保障型產品的鼓勵政策,推動保障型產品發展。建立健全投連和萬能產品銷售資格和銷售行為管理制度,引導公司加大力度發展長期業務、期交業務。

                  之后幾年,大多數壽險公司都力推回歸保障,“以價值為核心”的產品結構轉型,加之經濟增速放緩,壽險治理銷售誤導等“內憂外患”因素,壽險業規模快速下降,甚至一度出現負增長;但是當下適逢經濟大調整,金融業競爭格局已變,信托資產超越保險業的背景下,在現代金融體系地位岌岌可危的保險業惟有發力,迎難而上。

                  事實上,在規模與價值的問題上,保監會的態度轉變可以從保費數據統計口徑上得以印證。在5月23日公布的人身險保險公司統計數據中,不再是單一的原保險保費收入,還有“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與“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等兩個項目,后兩者按照2號會計準則,因風險保障低,幾乎不計入保費收入。

                  也許當壽險公司還在因“規模與價值”而糾結時,轉變監管方式與思路的保監會已經給出答案。

                  不過,問題是,目前壽險保費觸底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上述保監會領導警示,類投資理財型保險產品銷售并不具可持續性,易釀風險。

                    原標題:壽險保費反彈 保監會要"價值"也要"規模"

                    (歐陽曉紅)

                責編:趙婉錚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上做好紧我太爽了再快点| 久久精品视频热|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视频你懂得|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jizzjizzjizz国产|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亚州**色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91大神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黄日本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第12页|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免费视频www| 美女双腿打开让男人桶爽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 壮汉紫黑粗大好深用力|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无翼乌漫画全彩| 亚洲av第一网站久章草|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奶交性视频欧美|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本免费高清一本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