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成為車險投保最大渠道 分食數千億蛋糕
近日,南都汽車,針對車險投保開展車主在線調查顯示,37.0%的車主選擇在汽車4S店購買車險,使得4S店成為車險投保的最大渠道。圍繞這一巨大的市場,多家車企已經加緊布局,搶得先機。
利好車企進軍保險
目前個人購買汽車保險的渠道主要有保險公司直銷、電話網絡營銷、代理公司代銷和4S店代銷等。從本次調查顯示,37.0%的車主會在汽車4S店購買保險,26.1%的車主會選擇電話購買保險,到保險公司直接購買保險的車主比例為17.5%,選擇網上購買的比例為9.0%,在保險代理點購買的比例僅為6.8%。由此可見,汽車4S店已成為車主心中最主要的投保渠道。
4S店成為車主購買車險的最主要渠道,不僅意味著車主將獲得更加便捷的服務,事實上,4S店在車險渠道中的強勢地位,也為車企將汽車產業鏈延伸至保險領域奠定了基礎。保險業內人士表示,相較其他財險公司,汽車背景的保險公司背靠的是擁有一整條汽車產業鏈的車企股東,無論是在前端銷售還是后端維修、理賠上,均具備明顯的優勢。“對于只要嚴格把控住費用率和賠付率就能收獲承保利潤的財險公司而言,意味的就是公司虧損期的縮短。”
除了先天的優勢外,政策也成為車企進軍保險市場的推動力。2012年9月,保監會發布《關于支持汽車企業代理保險業務專業化經營有關事項的通知》,鼓勵和支持汽車企業出資設立保險代理、保險經紀公司,或者與已有保險代理、保險經紀公司合作開展汽車保險業務。
而在今年5月,保監會進一步降低了車企從事保險銷售代理的入門要求,其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明確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市場準入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顯示,“汽車生產、銷售、維修和運輸等相關汽車企業,為實行代理保險業務專業化經營、投資設立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應不低于人民幣1000萬元,經營區域僅限于注冊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且公司名稱應當包含汽車保險銷售或汽車保險代理字樣”。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降低車企機構設立代理公司要求,旨在進一步支持引導兼業代理保險業務走專業化道路。
分食數千億蛋糕
數據顯示,當前車險已占據國內財產險市場約七成江山,成為年均保費收入五六千億的“蛋糕”。對于車企巨頭而言,涉足車險,一方面是其完善產業鏈布局的內在需要;另一方面,汽車業作為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大筆持續資金投入,而保險公司兼具金融投資性質及巨大的現金流,可以為車企帶來中長期優質資本,為其提供重要融資平臺。
雙重誘惑,使得車企加快投身其中的步伐。作為由汽車集團控股經營的汽車系保險公司,大股東為廣汽的眾誠不僅將第三家分支機構落子于上海,同時,還聯合國內多家大型汽車生產和銷售集團建立了“總對總戰略合作”模式,推出了汽車延長保修期責任保險、汽車品牌4S店渠道專屬保險等創新產品和服務。例如為廣汽豐田、廣汽三菱等部分車型提供的定制化服務———4S店渠道專屬保險,就是根據相關車型的特色量身定做。
據悉,今年保監會已批準由車商設立的保險代理公司有10家,7家為車商全資,3家為車商控股或參股。新成立的車商系保險代理公司在不斷增加的同時,各地方監管局也在不斷批準該類保險代理公司分公司或支公司的設立批準。
而在車企不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的背后,是車險兼業代理資格的限制,今年2月份保監會開始停止審批車險兼業代理牌照。根據新規,兼業代理機構牌照過期之后,有兩種選擇:一是汽車企業成立保險代理、保險經紀公司,可以采取全資、控股、參股等多種方式;二是汽車企業與已經設立的保險代理、保險經紀公司合作開展業務。而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慮,大多數車企更愿意設立自己的保險代理公司,而不愿意與已經成立的保險代理、經紀公司合作。
原標題:4S店成最大車險銷售渠道 車企爭食"保險"蛋糕
(張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