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資管獲準投資股指期貨 多家資管公司積極申請
保險資金獲準參與股指期貨新政放開已逾半年,首張資格證終于下發。
近日,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資管”)宣布,其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運用能力資格申請獲中國保監會驗收通過,成為業內首家獲得該業務資格的保險系資管公司。
與此同時,平安人壽也在近日獲得了保監會委托參與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運用牌照。中國平安也因此成為首家擁有委托和受托全牌照、可以真正意義上開展股指期貨業務的保險機構。
據市場消息,不少公司都已就參與股指期貨的團隊建設和系統建設做好準備。國壽、泰康、合眾等已經選好證券系期貨公司,參與股指期貨交易的準備工作就緒,正在焦急候場。太平資管、生命資管等公司也在積極籌備上報材料。
平安資管相關負責人稱,平安之所以率先獲得資格,與其開展股指期貨準備工作較早,籌備較充分有關。平安資產從幾年前即開始著手股指期貨業務的研究準備工作,研究套保策略與風控方案、參與仿真交易、陸續上線各運營平臺與系統,全面開展了股指期貨的前中后臺準備。
2012年10月中旬,平安資管全面完成了對股指期貨業務的系統支持工作。其系統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從“套保方案”策略設計到“套保方案”執行、實時事中“套保方案”風險監控和事后“套保方案”風險監控的全流程風控管理。
一家大型資管公司人士稱,平安資管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可能是作為保險行業參與股指期貨的一個試行樣本,其他機構的參與進度很可能需視平安試運行的結果而定。
不過,多位保險資管人士表示,監管部門并未明確態度是否要先等待平安資管的試行結果,不少公司目前正積極準備材料上報,以盡快參與股指期貨。
在業內人士看來,險資參與股指期貨自有其積極意義。以往在股票市場劇烈波動時,因為缺少對沖風險的工具,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比例會有較大波動。通過應用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工具對沖系統風險,有助于減緩巨額交易對市場的沖擊,降低市場波動。
此外,保險資金可以利用股指期貨為資產配置提供更多選擇,例如可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開發基于對沖系統風險并適合保險資金投資要求的絕對收益投資策略,獲取相對穩定的絕對收益。
根據規定,保險資金參與股指期貨只限于套期保值,而不允許出現投機行為。平安資管人士表示,將以對沖系統風險為目的,應用股指期貨進行風險管理。在業務中進一步加強團隊和系統建設,優化流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