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婚宴食品安全保單誕生 保險公司可先行賠付
昨天全國首張大型婚宴食品安全責任險保單在滬誕生。為了規范婚宴中的食品服務,長寧區食藥監局引進保險企業,由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對區內的婚宴服務提供商英倫婚典實行食品安全風險的全面保障。
據悉,長寧區有30多家婚宴企業,每年有100萬客人參與婚宴。隨著結婚潮的涌動,新人與飯店在婚宴中的各類糾紛持續上升,各種婚宴食品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上海食藥監局提供的數據表明,在上海飯店服務業的安全質量投訴中,婚宴投訴占據相當大的比重。然而,這類糾紛很難妥善解決:有時,等到客人發現婚宴吃壞肚子,已是第二天了;有時,食品安全糾紛發生在蛋糕、點心等婚宴“附件”當中。因此,提供婚宴服務的商家往往推諉、躲避、不肯承擔責任。客人若是在婚宴上吃壞了肚子,很有可能得不到醫藥費的賠付。
婚宴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首要目的就是解決賠償難題。有了這份保險,一旦婚宴期間發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造成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保險公司將先行賠付,每人保險賠償金上限達60萬元。這樣,在婚宴食品安全的糾紛中,受害人將獲得高額保險的保障。
上海食藥監部門將婚宴作為推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試驗田”。2011年,上海市實施《食品安全法》辦法提出,鼓勵高風險的食品企業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去年,本市農村自辦酒席已經試行食品安全責任險制度:由村委會或承辦“流水席”的專用餐飲服務場所購買保險,一旦流水席的參加者發生了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或次生健康傷害,最高可獲20萬元賠償。本市閔行、嘉定、青浦、奉賢等256個流水席固定經營場所和261個行政村已投保該險種,總保額約38億元。
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在婚宴行業之外還未有嘗試。去年,有媒體報道,本市嬰幼兒奶粉、學生午餐、大型婚宴、集體食堂等有望成為全市首批試點食品安全強制責任保險的領域。其中,婚宴被業界視為“突破口”,這是因為婚宴餐飲質量整體可控,風險相對較小。對一些生產乳制品、腌臘制品的深加工企業,對其生產環節較難把控,推行保險比較困難。
去年,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提出推動食品安全強制責任保險。今年年內,新的《食品安全法》將完成修訂。相關人士透露,新法將在高風險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中引入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具體做法與車輛交強險有點類似:保費浮動,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狀況掛鉤。食品安全控制得好,保費將會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標準;如果食品安全管理做得不好,或出過問題,保費就會相應上浮。另一方面,保費高低相當于一種評級,將會反映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信譽,令這些食品安全風險較高的企業有所忌憚。(沈竹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