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投入期的保險電子商務公司 盈利尚需時日
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金融業帶來的變革正在持續發酵。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平安都成立了保險電子商務公司。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目前占據絕對優勢的兼業代理、營銷員和專業中介這三種銷售渠道已接近飽和,借助網絡營銷,保險公司不但可以削弱其對中介渠道的依賴,更可增強與中介渠道談判時的籌碼。
龐大的網購用戶群是網絡銷售保險產品良好的潛在客戶基礎。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全年新增網民509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2.1%,較2011年底提升3.8%。
與此同時,網絡銷售作為保險銷售的新興渠道,近三年來增長迅速,艾瑞咨詢《2012—2013年中國保險銷售電商化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保險電子商務市場在線保費收入規模達到39.6億元,較上年增長123.8%。國內網絡銷售保險產品未來增長潛力巨大。保險電子商務模式下,產品、服務、消費者信任度是關鍵。在網絡銷售模式下,保險公司在保險產品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到互聯網的銷售特性,一個產品滿足一個需求,客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排列組合,將簡單的保險產品累加以滿足多重需求。
目前,兼業代理和營銷員是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業務)主要的銷售渠道,但這兩種渠道在售后服務方面表現不佳使得近年來退保率居高不下。《非上市險企2012年度信息披露觀察》顯示,在統計的42家人身險公司中,僅有4家退保金下降,其余38家保險公司的退保金增長。服務質量是影響保險公司信用品質的重要評級要素,建立統一的、標準化的售后服務,可以更好地提高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電子商務來說,信用是其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中國保監會辦公廳關于2012年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12年保監會共接收保險消費者有效投訴16087件,同比增長203.13%。電子商務保險營銷模式下,杜絕銷售誤導行為、提升消費者信任度任重而道遠。盡管電子商務保險營銷備受青睞,但仍然屬于新興事物,短期內投入大于產出,中國太平2012年年報顯示,太平電子商務業務2012年的經營凈虧損為4961萬港元。看來,處于投入期的保險電子商務公司,盈利尚需時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