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700億元押注養老產業
“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有一個監管比例限制,我們拿著這個額度不做別的,就做養老社區和醫院。”6月16日,泰康人壽董事長兼CEO陳東升對本報記者說,他同時透露,泰康近期正在申請二級醫院牌照,暫定名為“泰康國際康復醫院”。
按照目前泰康人壽5000億資產規模、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不高于總資產的15%測算,投資限度為750億元,“700億到800億也是規劃中全國15個連鎖養老社區的總投資額,況且5年后我們資產應該會突破萬億。”陳東升說。
當日,由泰康投資管理的第一家養老社區在北京昌平揭幕。社區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計劃容納3000人,2015年可正式入住。據陳稱,除北京外,泰康在上海的養老社區土地已經購置完成,“上海的計劃在年底開工”。同時,東北、華中、西南等片區,珠三角、長三角、京津走廊也在其布局之中。
陳東升將“養老”稱作泰康的核心產業和重要戰略。近年來不斷在旗下成立房地產開發和投資運營性質的全資子公司,意圖包攬養老產業鏈中房地產(行情,資金,股吧,問診)開發、物業、醫療在內的各個環節。不過這對一家金融機構的實業運營和風險控制的能力,是一個長期的挑戰和考驗。
200萬入住門檻
泰康養老社區和與之掛鉤的保險產品,將目標客戶定位于金融圈、企業家等高知、高管客戶。
該養老計劃由泰康人壽的養老年金保險和一封客戶入住養老社區確認函組成。繳費起點為200多萬躉交或者10年期年繳保費20多萬。在泰康規劃中,未來10年要形成10-15個連鎖高端養老社區,入住客戶5萬人。按此保費測算,在不計租金收入的情況下,養老保費收入為1000億。
“從2007年計劃做養老產業起,我們就把中產階級人群和家庭概念定為泰康的核心。”泰康之家投資有限公司CEO劉挺軍介紹,目前購買這款終身養老計劃的客戶近2000人。兩年后首批入住的客戶約800人,平均年齡75歲。
長期持有不動產,靠租金有序經營。一方面監管有相關限制,一方面也是泰康堅持的策略。“投資養老社區很難掙快錢,30年才能算一個周期,其實是一個高門檻行業。”陳東升續稱,“要看綜合效益,國外一些壽險公司擁有客戶幾代人的忠誠度。這也是我們追求的。”
相較商業地產商轉型做養老社區,在資金和資本上,保險資金長期穩定且流動性壓力較小。此外,壽險從醫療健康角度對養老市場需求研究相對深入,壽險公司營銷員體系和網點鋪設全面。
以泰康人壽為例,目前泰康在全國4000多網點,20萬銷售人員,累計服務9000萬客戶。“其中有2萬-5萬是高端客戶。連鎖養老是我們競爭的一個品牌,也順應未來人口流動性增強的趨勢。”陳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