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井蓋都該加上“雙保險”
為了防止汛期井蓋“吞人”,北京市排水集團今年在城區重點地區主干道井口安裝了3.5萬張防墜網,并在其中行人比較密集、有過多起井蓋移位“案底”的中心城區井下,嘗試安裝了1000個井口警示桿。另據北京市電力公司透露,已給北京市五環內5657個電力隧道井安裝了雙層監控井蓋,既能保障至關重要地下管線的防汛,也可以防止行人墜落。(6月15日《新京報》)
井蓋是城市重要的公共設施,理應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是,近年來,各地已經發生多起丟失井蓋的排水井、管線井吞噬路人的事件,還有的造成機動車、非機動車的車輪不慎“栽”進井里,給市民帶來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這說明井蓋設計有缺陷、管理有瑕疵、安全性不足。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并開展技術創新,想方設法提高井蓋的“保險”系數。北京市職能部門就用上了“井口防墜網”、“井口警示桿”、“雙層監控井蓋”等裝備 ,對井蓋加強保護。雙層井蓋不僅能夠防止人身墜落,也能減少異物掉入,從而避免異物對于電纜設施的損害。同時,雙層井蓋還可以實現遠程開啟、精確報警等功能。比如,兩層井蓋之間裝有監控裝置,當上層井蓋發生位移時,裝置就會自動報警,通過GPS定位系統反映在應急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精確報警保證了井蓋一旦出現安全隱患,就可以派工作人員進行檢修,最大程度上預防危險的發生。
上述防井蓋“吞人”的舉措,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實用性,為井蓋加上了立體式的多重保險,將有效防止夜間或汛期井蓋“吞人”事件的再次發生。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井蓋越來越多,有的百米路段上有數十個井蓋。給井蓋加上多重保險是形勢所迫、安全所需,必須成為擺在各個城市的決策者和管理者面前的大事。
因此,筆者以為,北京市給井蓋加上“雙保險”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學習借鑒。各個城市要結合井蓋布局的實際,盡快研發、制作類似“井口防墜網”、“井口警示桿”、“雙層監控井蓋”等裝備,以及井蓋遠程開啟系統,切實提高城市井蓋的安全性,讓井蓋“吞人”事件零發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