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企業“招待費”:中國人壽最多
252家上市國企公開披露業務招待費總計65.25億元,中國鐵建不是最多,中國人壽最多,達14.18億元。
據港澳資訊統計的數據顯示,252家帶“國有”背景的上市企業,2012年年報中公開披露的業務招待費一項,總計65.25億元。業務招待費前20位的上市國企為:中國人壽、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南車、葛洲壩、中國北車、中國重工、中煤能源、五礦發展、宏源證券、中國化學、東方電氣、招商證券、中航飛機、長城電腦、中化國際、中金黃金、中海集運、經緯紡機、平高電氣。中國人壽業務招待費最多,達14.18億元。
其中,建筑和制造類企業成為當之無愧的招待費之最。在業務招待費過億的國有企業中,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建筑企業,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等制造企業名列前茅。而在資源類企業中,五礦發展、中金黃金、上海能源、上海電力、攀鋼釩鈦等企業的業務招待費均超過了千萬元。
業務招待是“潛規則”
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規定,業務招待費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等活動中,用于接待應酬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對外聯絡、公關交往、會議接待、來賓接待等所發生的費用,通俗地理解差不多就是吃飯、送禮等內容。
我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營業收入)的0.5%。
中國鐵建發布公告稱,相較于去年4843億元的營業收入而言,公司業務招待費占比為0.17%。雖然沒有超過上述規定,但公司坦承,這一絕對數額確實偏高,并表示今后將把控制業務招待費增長作為重要的管理指標,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按照業務招待費與營業收入比例計算,中國交建和中國水電均為0.26%,而中國北車為0.17%。
雖然基本上控制在0.5%以內,但與上一年相比,多家企業的業務招待費用已大幅增長。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去年的業績增幅并未出現令投資者滿意的結果。
去年花去7.8億元招待費的中國交建,主營收入2962億元,同比微增0.29%,凈利潤同比增速僅3%,招待費用增幅卻高達兩成。對此,中國交建并未在年報中給出原因。中國交建投資者關系處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此事不便作答。
數據顯示,葛洲壩凈利潤同比增速0.78%,遠低于招待費用的增長幅度;中煤能源,業績則出現了同比下降;五礦發展更虧損近4億元。
對于招待費用大幅增長的原因,各上市公司給出的解釋均比較含糊。中國北車、葛洲壩均表示,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導致管理費用相應增加。至于具體原因,葛洲壩方面告訴記者,一切以公司的公告為準。
東風汽車的業務招待費為1500多萬元,該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業務招待費占其總營業收入的0.08%,其中包含了旗下十幾家子公司上報的數額。他坦言,東風汽車的業務招待費主要是營銷業務板塊,“客戶比較多,平時招待的費用也比較多,但相比較而言,我們的業務招待費算是很低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企業為了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往往會在關系網上大筆投入,業務招待可以說已是‘潛規則’,不論國企還是私企都是如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規模越大,業務越龐雜,業務招待費越多,在業內是不爭的事實?!?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