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災險有望在深圳率先試點
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后,業內關于巨災保險制度的討論再一次熱鬧起來,中國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王和甚至撰文呼吁“巨災保險制度建設刻不容緩”(本報4月25日曾報道)。昨日,深圳保監局向本報證實,該局已為巨災保險制度做了兩年的前期籌備工作,并且得到保監會的明確指導和政策支持,巨災保險有望在深圳率先破題。北京保監局表示目前北京尚無相關的推廣計劃。
“兩年前,我們就開始做很多基礎性工作,最近深圳市政府成立了巨災小組,我們認為已經邁出實質性第一步。”昨日,深圳保監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由于所處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較為特殊,深圳有可能面臨著臺風、海嘯、地震、核泄漏等各種巨災風險。2011年,深圳保監局就聯合深圳市政府的相關部門對深圳的巨災風險及應對機制進行了專題研究,比如對深圳以往20年的臺風、暴雨、洪澇、地震以及核泄漏等災害數據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繪制了深圳巨災風險圖譜。去年,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深圳保監局就深圳地區率先建立巨災保險制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實施方案,引入巨災基金制度,建立分層次的巨災保障體系等。“在這方面,深圳保監部門在全國先行一步。”該負責人說。
“深圳保監局關于巨災研究課題及實施方案,得到了保監會和深圳市政府的重視。保監會明確將給予深圳必要的指導和政策支持。”上述負責人介紹,近期,深圳市政府召開會議,研究推動在深圳開展巨災保險試點。會議決定組建由市領導掛帥,市發改委、財政委、民政局、法制辦、應急辦、金融辦及深圳保監局等各相關部門參加的工作小組,開展可行性方案研究。今年3月,深圳巨災保險工作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深入討論了巨災保險推進模式、巨災基金成立及運行方式、巨災產品保障范圍及費率厘定等問題。這意味著,巨災保險有望在深圳率先破題。
昨日,北京保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北京地區尚無相關的推廣計劃。
“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刻不容緩。”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對記者說,地震等巨大地質災害具有偶發性,但破壞力驚人,如果要建巨災保險機制的話,需要長時間積累來應對,從而彌補一次災害造成的巨大損失。
王國軍認為,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單靠一家或幾家保險公司肯定是做不到的,必須由政府和保險企業共同承擔風險。政府首先要牽頭構建相對完善的巨災保險制度,比如巨災險的風險分散體系等。“中國地域面積幅員遼闊,地質災害又比較頻發,政府出補貼制度,然后調動保險公司的承保積極性和老百姓的投保積極性,巨災險制度就能建立起來。”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也是巨災保險的支持者。近日,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日本和新西蘭等國設有類似國家巨災中心的機構,以半強制的方式讓公民參與巨災保險。一旦地震,政府對居民的幫助除了解決緊急救援的需求外,還能根據居民的投保額度給予補貼,這有點類似于交強險,我國的巨災保險體系可以仿照目前交強險的模式建立。關鍵是培養國民的意識,居民有投保責任,而不是在巨災來臨的時候,指望著政府的財政撥款和社會捐贈。
A地居民投保了,B地發生災難是否應跨區調用保費?郝演蘇認為,在一個國家里,大家是一家人,地震少發的地區也有可能發生其他災害。所以要把巨災放在一個籃子里,你那邊地震多發,我這邊洪澇多發,他那里有雪災,這樣民眾的心理也會得到一種平衡。(陳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