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人壽誘騙投保人上當:監管局將調查
4月22日,南海網報道了《生命人壽誘騙投保人上當保險貓膩多》,生命人壽海南分公司一經理稱,消費者要提交退保的情況說明,才能做進一步處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高度重視南海網的報道,將進行調查。
4月22日下午,南海網記者來到了生命人壽海南分公司,該公司法律合規部經理胡紹奇稱,任何消費者在購買了他們的保險產品后,都會有10天的“猶豫期”。在這期間內,銷售人員會通過電話等方式向消費者進行回訪,若消費者這時做出退保決定的話,公司將會全額退款。一旦過了這10天的“猶豫期”,保單就會正式生效,消費者若在這時候要退保的話,公司會根據保單上列明的現金價值表,以及合同其他約定的條款,進行結算。由于結算要計算的數據多,工作人員是無法立即得出中途退保的損失或收益,需要電腦系統進行查詢。
胡紹奇接著說,公司需要投訴人王女士提供一份詳細的情況說明,寫明究竟是因為其自身原因,還是公司銷售人員在介紹保險產品過程中有瑕疵,或是雙方溝通發生誤會。公司再收到王女士的情況說明后,會做進一步調查,再提出解決方案。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海南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高度重視南海網的報道,將要求生命人壽海南分公司提供這起投訴事件的全部材料,進行調查。一旦有了調查結果,會及時通報給新聞媒體。
生命人壽誘騙投保人上當 保險貓膩多
娛樂圈“潛規則”大家已司空見慣,那么,披著“保障、合理”外衣的保險行業“潛規則”你知道多少呢?近年來的保險業很是火熱,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購買保險行列,問題也隨之而來,夸大宣傳、信息不對稱、退保難……各種陷阱令人防不勝防。
業務推銷員夸大宣傳 發現問題退保難
最近,海口市的王大姐因為購買保險的事很是惱火。2012年的3月底,她在一位非常熟悉的保險業務員的推薦下,購買了一份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紅型“生命富貴花年金保險”,當時的業務員向她鄭重承諾,買了這種保險,不但每年可獲得4000元的紅利,到了60歲,賬上還將多出12萬元,利潤能翻好幾倍。
想必這樣的誘惑很多人都會動心,王大姐也沒能成為例外。2012年3月21日,她花22600元買下了這份保險。然而,事不隨人愿。近日,王大姐看到一則關于保險并不“保險”的新聞,于是產生了想退保的念頭,便向業務員說明情況,這一咨詢可把她嚇壞了。
王大姐告訴記者,剛開始業務員要她先等幾天,等一年期滿后再退要好一些。于是,在今年的3月21日后,王大姐再次提及了退保的事情,“沒想到業務員告訴我,如果這時候退保,我的損失將會很大,要扣12000多元,并開始極力勸說我不要退保。”王大姐氣憤地說。
聽到這個消息的王大姐十分憤怒。22600元的保險投出去,僅僅一年時間,竟然只能收回9000多元,扣了12000多元,足足損失了近三分之二,她怎么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王大姐告訴記者,并非自己被糊涂坑了,在買保險前,她也咨詢過業務員,若一年后想退保會怎樣,業務員只是輕描淡寫的告訴她,可能會虧幾千塊。
“如果她當初告訴我要虧12000多,我是絕對不會買這個保險的。”王大姐說。于是,她把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叫到自己家里,試圖通過理論挽回一些損失,南海網記者一同前往暗訪。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推薦王大姐辦理保險的業務員,卻矢口否認自己曾經說過的退保問題。這讓王大姐更加氣憤。
那么,這樣大的一筆扣費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呢?王大姐提出現場算給她看,但是保險業務員卻支支吾吾講不出來,只稱是公司電腦算出來的,他們也不清楚。而在該保險合同上,也沒有具體標明退保扣費問題。
盡管王大姐據理力爭,卻礙于所謂的保險公司規定,是無法挽回損失了,只好吃了這個啞巴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