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產品謀轉型:高價值成發展方向
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壽險公司所面臨的產品轉型似乎勢在必行,而從幾家上市險企公布的2012年度業績報告來看,壽險產品向高價值“進軍”也已明朗。
作為轉型的一個方向,一些保險公司將2013年的產品轉向保障型。新華保險年報顯示,其20年期及以上產品首年期交保費同比上升1.3%。雖然產品結構仍以分紅險為主,但健康險保險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3.5%,健康險保費收入占整體保險業務收入的比例由2011年的5.5%上升至6.6%。
新華保險董事長康典在業績發布會上強調,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出系列高價值產品。中國人壽年報中亦提及,其業務結構持續優化,康寧終身2012年版重大疾病保險(“新康寧”)等傳統保障型產品的保費實現快速增長。
根據記者獲得的一份內部資料顯示,中國人壽在2012年第一季度進行業務機構化轉型,重點發展五年期期交業務,同時在產品結構上亦提到有相應轉型變化。而上述資料亦顯示,平安保險將在銀行代理渠道上進行積極轉型,主推高業務價值產品,進一步優化結構,提升業務價值。
另一方面,2012年銀保渠道保費下降趨勢不減,各保險公司紛紛著重于代理人渠道保費的增長,特別是代理人渠道占比較低的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在代理人渠道的投入增加,代理人保費增長顯著。
提及渠道轉向,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認為,銀保渠道未來還是壽險業重要的銷售渠道,而中國人壽也開始建立以個險渠道為核心的發展方向,并致力于團險渠道和新渠道的開發、創新和轉型。
新華保險為應對過度依賴銀保渠道,早在2011年就已開始調整銷售渠道,通過提升個險渠道的比例,2012年其個險渠道在總保費中的占比也有所提升。而新興銷售渠道也早已成為各家險企的“兵家必爭之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