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養命錢”首次接受最高權力機關監督
據新華社電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這些都被稱為百姓的“養命錢”。那么,這些錢共有多少?收支情況如何?正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財政預算報告首次將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納入,這也是百姓“養命錢”首次接受我國最高權力機關監督。
我國法律規定的社保費主要有五項,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根據規定,職工按照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2%繳納醫療保險,1%繳納失業保險。企業則按工資的20%給每個職工繳納養老保險、6%繳納醫療保險、1%繳納失業保險,還包括一定比例的工傷和生育保險。此外,每年財政都會對社會保險費進行補貼。
細讀社保預算,可以看到“收”和“支”兩條線:收入總計看,2012年為2.98萬億元,2013年預算為3.28萬億元;支出總計看,2012年為2.39萬億元;2013年預算為2.79萬億元,收入高于支出。
這其中,整個社保費中規模最大、對是否存在缺口一直存在爭議的“養老金”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項,2012年滾動結余為2.16萬億元,2013年預算為2.4萬億元。整個社保費年末滾動結余為3.6萬億元。
目前,我國以養老金為代表的社保費有的集中在省一級、大多集中在地市一級,管理分散。一些地方存在著不規范管理的現象。審計署曾發布公告稱,13個省本級、96個市本級和392個縣共427.37億元社保費未納入財政專戶管理,還存在多頭開戶等現象。
“地方的分割管理使得社保費面臨無法轉移接續等很多問題,今后走向全國統籌、實現投資運營是必然方向,讓社保費的收支接受全國人大監督,透明公開將推動制度的完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保障問題教授鄭功成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