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介門檻大幅提高
中國保監會近日表示,擬將保險代理公司和保險經紀機構的設立門檻正式從9年前的50萬元提升至不低于5000萬元。一旦新規落地,保險中介市場洗牌在即。
保險中介門檻逐步提高近年來,保險中介注冊資金的門檻不斷提高。如2004年出臺的《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要求保險代理機構以合伙企業或有限責任公司形式設立的,其注冊資本或出資不得少于人民幣50萬元;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設立的,其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1000萬元。
2009年,保監會對此作了修改,并于當年10月實施新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其中第七條規定,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200萬元;經營區域不限于注冊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其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1000萬元。
2012年6月,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中介市場準入的通知》,要求除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及汽車生產、銷售和維修企業、銀行郵政企業、保險公司投資的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以上的保險代理、經紀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和全國性保險代理、經紀公司的分支機構的設立申請繼續受理外,暫停其余所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設立許可。
近日,保監會又發布《關于修改〈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和《關于修改〈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擬將保險代理公司和保險經紀機構的設立門檻正式提升至不低于5000萬元。
中小保險中介影響較大盡管提升準入門檻,有利于保險中介向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有利于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但這也給中小型保險中介帶來較大影響。
滬上某小型保險代理公司負責人表示:“注冊資金一旦提升至5000萬元,將‘消滅’一大批中小型保險代理公司。5000萬元這一高門檻,僅憑個人出資是非常困難的,肯定需要借助風投或企業大量資金介入。但風險投資的逐利性質決定了他們對保險代理行業持保守態度。因為高風險投資,往往要求高回報,但從目前來看,不論是盈利性還是高成長性,保險代理公司都達不到風投高回報的要求?!?/font>
上述保險代理公司成立于《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出臺的2004年,當時該公司注冊資金為50萬元。2009年,保監會實施新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后,該公司隨即增資,將注冊資金提高到200萬元。據公司負責人透露,“當時門檻從50萬元提升至200萬元,一大批代理公司就不得不退出市場。今后一旦提高到5000萬元,估計將有80%的保險代理公司關閉?!?/font>
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門檻的提高其實代表了監管的收緊,除此之外,在行業競爭激烈、整體保費收入增速緩慢等多種因素作用下,保險代理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面對即將到來的“高門檻”要求,一些地區的小型保險代理公司開始“抱團取暖”,合并趨勢日益明顯。如前不久,廣東省有十多家注冊資金在數百萬元的小型保險代理公司合并,以尋求“活路”。
除了在注冊資金上達到監管要求外,保險代理公司的發展理念也亟需改善。業內人士指出,“保險中介機構發展理念應逐步從過去主要靠廣鋪機構、人海戰術等單純追求規模的外延式擴張,轉向更注重專業、技術、人才、誠信及商業模式創新的內涵式發展?!?/font>
此外,在業務拓展方面,保險代理公司也應尋求新的出路。如近日《保險機構銷售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出臺后,華康保險代理公司已經收到基金公司的合作意向。由此可見,保險代理公司在代理的產品類型等各方面,也需進一步拓展,開辟藍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