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QDII借投連險破冰 或吹響轉型公募前奏
雖然保險公司與一些銀行、基金公司和券商一樣都獲得了QDII資格,但與品種繁多的銀行、基金系QDII產品相比,真正的保險QDII產品卻始終“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然而,就在近日,保監會允許泰康人壽(微博)設立兩個投連險海外賬戶,一個偏股型、一個偏債型。這是投連險在我國問世14年以來首設海外賬戶,更重要的是,保險QDII產品將由此誕生。
投連險首設海外賬戶
知情人士透露稱,投連險首設海外賬戶,一是保險系列投資新政的出爐,為保險QDII產品的問世打開了政策通道;二是,一些投資者對于保險產品全球配置的需求較為強烈。“只要是在香港設有資產管理子公司的內地保險公司,都應該具備發行保險QDII產品的條件。”
近期集中出爐的保險投資新政,拓寬了保險資金海外投資范圍,包括擴大投資品種和投資地區。
在境外投資地區上,從原來的香港市場,拓寬至25個發達市場及20個新興市場,幾乎覆蓋了全球主要市場;投資品種上,在原來“香港主板上市的股票以及主板上市公司和大型國有企業在港公開發行的債券”的基礎上,新增“存托憑證、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工具,以及新增“銀行票據、逆回購協議、短期政府債券和隔夜拆出”等貨幣市場工具。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增設投連險海外賬戶,是短期內保險QDII“出海”的最佳方式。“其他類型的保險產品不太適合開發成保險QDII產品,投連險產品最適合。”
為進軍公募做準備
事實上,不僅僅是泰康人壽,記者采訪了解到,2013年還有多家保險公司正暗布投連險棋局,主攻投連險產品、豐富投連險賬戶品種。有近30多只已批投連險賬戶蓄勢待發,等待入市時機。
一是因為,從長期投資角度考慮,以目前A股點位來看,已經出現投資機會,適合投連險入市操作;二是因為,保險公司要為將來轉型發行公募基金做好準備,為行業人士所熟知的是,投連險的產品性質、管理方式與公募基金極為類似。
“證監會正在對保險資管、證券公司及私募開展公募基金征求意見,未來保險資管也可以涉足公募基金業務。而投連險產品與公募基金產品的類似性決定了,投連險將成為保險公司轉型公募的最佳平臺。”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
這意味著,保險公司發力投連險是在為開拓公募吹響前奏。“今年哪家保險公司在投連險上下的功夫最多,說明做公募基金業務的欲望很強烈。”上述人士說,“可預見的是,像泰康等投連險做得比較好的保險公司,可以憑借在投連險上的口碑效應和客戶積累,快速進軍公募業務。”
事實上,投連險具備轉型為公募基金產品的基礎。它是唯一有歷史業績積累、面向社會公眾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且信息披露透明,投資范圍涉及股票、債券等多個品種。按照一家保險公司相關人士所說,“只要將投連險產品的合同條款稍作調整,就可以直接轉型成公募基金產品,且成本較低。” (記者 黃蕾)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