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車險改革醞釀啟動 費率市場化擬分三步走
醞釀近兩年的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傳來即將啟動的消息。
去年12月底,中國保監會向保險公司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 (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首次確定了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將分三步走,費率改革初期,各大公司可能仍適用全行業統一費率;待時機成熟后,再放開部分具有資質的公司進行車險自主定價。
據多位財險業資深人士表示,改革可能在今年二季度正式啟動,但時間尚未最后確定,“在5月1日左右的可能性比較大”。目前,《征求意見稿》已經完成征求意見的過程,保監會正對最終方案進行研討,最終方案不排除仍有變數。
一位行業監管人士認為,上述通知在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中具有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對保監會2012年發布的《關于加強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條款費率管理的通知》進行了操作方面的細化,意味著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向前再進一步。
《征求意見稿》確定了費率改革的進度安排:第一步是全行業實施新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即保險公司使用協會條款和行業參考純損失率擬定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第二步是鼓勵保險公司在協會條款基礎上適當增加保險責任;第三步是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有數據開發商業車險條款費率。
分步走的策略顯示出監管部門對于商業車險改革“推一把拉一把”的心態。《征求意見稿》多次強調應加強商業車險費率充足性監管,顯示出監管部門一方面有改革的決心,一方面也對改革后可能引發惡性價格戰存在擔憂。
多位財險業內人士對這種安排表示認可。他們認為,由于國內市場主體和消費者消費理念均沒有完全成熟,商業車險費率改革分步走可以減少改革對市場造成的震動,使不具備自主定價資格的中小公司有緩沖時間,也便于監管部門根據市場反應調節改革進程。
光博管理咨詢(上海)公司董事長祝光建認為,自主定價的放開將對財險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擁有自主定價權的保險公司將可根據自身情況執行不同的價格策略,凸顯公司特色,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大競爭力。
《征求意見稿》還對“高保低賠”、“無責不賠”等行業痼疾做了規定。明確要求,保險公司與投保人協商確定的被保險機動車實際價值,原則上應根據投保時新車購置價減去折舊金額后的價格上下10%范圍內浮動。
不過,《征求意見稿》也有一些內容值得商榷。如其提出,保險公司應當按照實際風險狀況使用費率浮動因子,但浮動后的每單簽單保費均不得低于商業車險產品“預期成本”,“預期成本”包括預期賠付支出與傭金及手續費之和。
“預期成本”概念的提出體現了監管部門對于保險成本管理問題的關注。但也有財險公司人士指出,對每單保費進行要求可能很難落實,一是很難對每單保費進行監管,二是保險公司可能會根據自身情況確定經營策略,不一定能保證每個險種每單產品保費都能覆蓋成本或達到盈利。
據悉,目前不少大中型保險公司正在為費率改革后的自主定價進行數據和人才準備。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