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下調中國人壽評級展望至負面 運營表現弱化
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在業績遭遇下滑的同時,還被評級機構“雪上加霜”地下調其評級展望,而在資本市場,保險股也被認為短期上漲動力減弱。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本周一宣布,將中國人壽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同時確認該公司“AA-”的長期本幣交易對手信用評級和保險公司財務實力評級。
國壽資本水平面臨進一步壓力
標準普爾信用分析師黃如白表示:“近年來,中國人壽持續擴張,投資市場波動及針對銀行保險銷售渠道的監管變化,導致其資本水平有所惡化。繼2011~2012年運營表現趨弱后,公司未來兩年的資本水平或面臨進一步的壓力,考慮到中國國內資本市場潛在的繼續波動的可能,我們不確定其運營表現何時能夠恢復至此前的強勁水平。”
標普表示,若未來兩年中國人壽運營表現繼續弱化,使其資本水平惡化至與其個體信用狀況評估“A”不相稱的水平,或政府提供額外支持的可能性下降,則可能繼續下調其評級。
同時,標普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人壽的增長率將低于10%,達市場平均增長水平;盡管將失去小部分市場份額,但中國人壽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地位依舊非常高。
中國人壽數據顯示,其上半年保費收入為1854億元,同比下滑5.17%,成為四家中唯一下滑的公司。而同樣專注壽險的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55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
更為糟糕的是,中國人壽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度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4.28億元,同比下滑55.6%;今年第三季度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更是虧損22.07億元,這是自2008年以來中國人壽單季度凈利潤首現虧損。
而在資本補充方面,由于償付能力的要求,中國人壽不得不在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中分別發行300億元及380億元的次級債。償付能力雖得到緩解,但是運用發行次級債這種類似“寅吃卯糧”的方式始終不可持續發展,更何況,其離保監會規定的上年末凈資產50%的次級債募集規模上限已漸行漸近。
保險股短期上漲動力減弱
受標普對中國人壽評級下調影響,保險股昨日盤中集體下挫,中國人壽、中國太保(601601.SH)、新華保險(601336.SH)跌幅均一度達1.6%左右,中國平安(601318.SH)的跌幅也曾接近1%。但隨后隨著大盤的拉升,保險股紛紛翻紅。一位保險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今日中國人壽沒有下跌是因為標普評級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中國人壽的業績情況不佳已在其業績下滑預告、三季報發布等時點被市場消化,因此今日的評級展望下調在市場預期當中。但中國人壽開盤的下跌已經可以看出市場還是受到一些影響。”
然而,從過去一周的保險股整體板塊走勢來看,只有中國人壽處于下跌狀態,其余三家A股上市險企的一周都以“紅色”收官。具體來說,上周中國人壽周跌幅為1.64%,而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及新華保險則分別收獲0.84%、1.02%及11.67%的周漲幅。
國泰君安12月24日發布的保險行業周報稱,保險股仍是明年重點配置品種,但短期上漲動力減弱。而中國人壽則被評價為“無亮點”。
對于中國人壽的未來,國信證券認為由于利率市場化,中國人壽新單中占比70%以上的理財型產品持續面臨壓力,而其投資收益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會被股票市場綁架。
相關新聞
更多>>